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早产儿早期个体化静脉营养的研究

作 者: 田燕
导 师: 冯星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儿科学
关键词: 个体化 早期 静脉营养 早产儿
分类号: R7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和比较早期个体化静脉营养与传统静脉营养方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存活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平均出生体重为1645±265g,孕周33.21±2.12w,应用早期个体化静脉营养方案,于生后第一天静脉应用氨基酸1.0g/kg、脂肪乳0.5g/kg,每天增加0.5g/kg至氨基酸3.5g/kg,脂肪乳3.0g/kg。对照组31例,平均出生体重1698±200g,孕周33.05±1.80w,应用我科传统静脉营养方案,于生后三天开始使用我院配制的小儿静脉营养液。比较两组一周内每日供给总热卡、达肠内所需热卡50%所需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后静脉营养期间每日体重增长、静脉营养期间平均每周头围、上臂围、身长增长情况,以及血浆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在入院时、静脉营养一周、二周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周内与相同日龄实验组相比所供热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达50%所需热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出生体重后静脉营养期间每日体重增长速度,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静脉营养期间每周头围增长,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期间每周上臂围、身长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同日龄测得两组血浆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一周时,间接胆红素水平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营养第二周时,实验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高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早期个体化的静脉营养能增加热卡的供给,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改善住院期间的体重增长和头围生长,并减少高血糖并发症的发生,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前言  8-9
材料与方法  9-14
结果  14-18
讨论  18-27
结论  27-28
参考文献  28-32
综述  32-41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1-42
英文缩略词表  42-43
致谢  43-44
详细摘要  44-46

相似论文

  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2. 福州早期教会学校研究(1847-1900),G529
  3.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4. 鸭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S834
  5. 用体细胞核移植构建的猪早期胚胎冷冻保存研究,S828
  6. 维生素A联合BCG早期干预对成年后SD哮喘大鼠肺部CD11C+和抗OVA-IgE的影响,R562.25
  7. 湖羊早期妊娠诊断免疫胶体金层析试纸条的初步研制,S858.26
  8. 半胱胺制剂对新生犊牛早期断奶成功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S823.5
  9. AO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R687.3
  10. 子宫肉瘤14例临床分析,R737.33
  11. 早期营养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725.9
  12. 血清C肽、皮质醇、胰岛素与早产儿低血糖的研究,R722.6
  13. Meige综合征临床分析及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研究,R746
  14. 帕金森病个体化诊疗的依从性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R742.5
  15. 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EGR-1表达的影响,R363
  16.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对比分析,R737.33
  17. 脑胶质瘤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9.4
  18. OCT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775
  19. 汞和铜离子暴露下金鱼早期发育关键酶和抗氧化水平的动态变化,S917.4
  20. 早期复苏阶段全身CT检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R641
  21. 多组分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开裂性能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新生儿、早产儿疾病 > 早产儿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