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分析

作 者: 郑彦
导 师: 杨仲山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ISCED 国际教育体系 国际统计标准 修订 影响
分类号: G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对教育的影响和改善各国教育系统的证据需求也日益增强。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UNESCO)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是第一套供各国和国际上汇编教育数据和进行教育指标比较的方法标准,隶属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分类国际系列。正如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对于经济活动国际比较的必不可少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也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教育课程的比较体系。截至目前,ISCED有两个主要版本:1976年版和1997年版,且ISCED (1997)是对ISCED的第一次修订。其中,ISCED (1976)由教科文组织负责编写,ISCED(1997)则由来自埃塞俄比亚、法国和荷兰的专家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欧共体统计办公室(EUROSTAT)和教科文组织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工作组负责编写。这两大版本体现了ISCED创立和早期(1976-1997)的发展状况,即国际统一的概念框架的构建及框架内容的不断完善。1997年之后至今,国际教育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各国教育系统的扩展和多样性特征。ISCED (1997)已不能适用于当前各国教育系统的比较,对ISCED (1997)的改进也成为当前世界教育体系的主流研究方向,尤其是对概念框架的研究。因而,ISCED也逐渐转向对其理论发展和分类变化的研究趋势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演变历史,并力求对ISCED (1997)的修订过程进行系统的了解、掌握与分析。本论文将从分类的角度探讨ISCED(1997)的10个核心修订议题,进而分析ISCED (1997)的修订给中国教育体系带来的影响。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如选题价值、相关进展和结构框架等基本问题。第二章ISCED的历史和修订过程。本章将对ISCED (1997)之前版本和修订过程进行简单的回顾。第三章ISCED(1997)修订的背景。将介绍ISCED (1997)修订的背景,包括列入修订议程的核心议题及挑选标准、修订机制、修订的产出和时间表等三个部分。第四章与ISCED(1997)概念框架相关的核心议题。主要对与教育等级结构有关的3个议题和与学习活动的定义与分类有关的3个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这些修订给中国教育体系带来的影响。第五章与ISCED (1997)实施相关的核心议题。主要对受教育程度的定义以及相关的3个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这些修订给中国教育体系带来的影响。第六章总结与展望。主要是对ISCED (1997)修订议题的总结和整体评价以及研究之后的一些启示。ISCED (1997)的修订主要体现了ISCED方法的协调一致与不断改进,其中以方法的改进为主要方面。与ISCED (1997)相比,即将颁布的ISCED (2011)反映了ISCED的理论发展和分类方法的变化。而从ISCED各版本的修订过程来看,ISCED的演变趋势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教育新内容的融入和方法理论上的逐渐完善。作为国际教育领域重要的参考分类,ISCED (1997)的这次修订也将对国际上和各国教育活动的分类带来系统性的影响。这些影响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即国际教育统计的结构性影响,以及UIS和各国教育系统政策方面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以ISCED为基础修订本国的官方教育分类以及关注教育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将是今后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国际统计前沿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目前国内对ISCED的研究主要是对ISCED (1997)内容的剖析以及以ISCED (1997)为基础的本国教育体系的研究,而对ISCED (1997)的修订还未形成完善的研究趋势。因而本文将首次尝试对ISCED (1997)的修订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理解;第二,研究角度。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不同版本之间的ISCED进行方法上的比较分析。这将有助于把握ISCED (1997)修订的整体变化以及各项修订议题背后的方法论基础。而对今后教育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而言,理解ISCED (2011)的方法论基础是必要的前提。由于论文写作时间和研究水平的有限,本文也有些不足的方面,即对教育领域应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比如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多元化教育路径等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4.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6.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7.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8.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9.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1.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2.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3.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14.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15.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1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8.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20.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21. 网络语言影响职校学生语用情况的调查及研究,G71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世界教育事业 > 教育改革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