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行政复议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作 者: 初瑞英
导 师: 马怀德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行政复议 禁止不利变更 原则
分类号: D9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第51条规定了禁止不利变更原则,这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大创新。但对于该原则在实践中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则,《实施条例》第51条并未给出明确答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诉讼法上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学理分析,以及对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复议程序中适用该原则的具体经验分析,探究我国行政复议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则。但如果仅对此原则进行机械地适用,不去推论其正当性,那么,这一原则对整个行政复议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因此,本文在探究行政复议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适用范围和规则之前,通过综观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产生的本源及基础,探讨了该原则引入行政复议制度的正当性。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刑事上诉制度中的确立及在其他领域的适用。这一部分先从对“上诉共通原则”的质疑出发,阐释了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其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诉制度的本质”、“确定力理论”和“控辩平衡理论”。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以其特有的保护公民权利的魅力迅速在其他诉讼领域扩展,但在不同领域,其理论基础并不相同:民事上诉制度更多地是基于处分权原则,而行政起诉制度则是基于行政诉讼中司法变更权的本质。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诉讼领域的广泛适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行政复议领域能否引入该原则的广泛争议,产生了否定说、肯定说以及折中说三种观点,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行政复议是行政性的内部监督制度还是司法性的权利救济制度。第二部分论述了行政复议引入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正当性。由于对行政复议性质的不同定位,将决定禁止不利变更原则能否引入行政复议程序,因此,这一部分先从我国行政复议的性质开始讨论引入的正当性。笔者梳理了《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理论界的争议以及行政复议性质在实践中的变迁,讨论了行政复议性质从最初的注重内部监督的行政性,已经演变为注重权利救济的司法性或准司法性。至此,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引入复议程序,在行政复议性质上的障碍已不复存在。接着,从行政复议引入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理论探源,以及该原则与行政复议法其他基本原则并不存在实质冲突,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在行政复议领域引入该原则的正当性。第三部分论述了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行政复议中的适用。笔者认为在讨论具体适用规则之前,应当首先对“不利变更”的具体内涵予以廓清,排除不属于不利变更的情形。其次,在借鉴诉讼领域中禁止不利变更的成熟规定,以及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复议程序中适用该原则的具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具体适用规则,并着重讨论了该原则在“责令重做决定”中能否适用。最后,认为任何原则都不可绝对,就原行政机关适用法律错误和行政应急原则情况下对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排除适用的理由、条件和相应的补偿救济进行了论述。结语部分对将来修改《行政复议法》中关于该原则的规定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11 一、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确立及演进 11-20 (一)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确立 11-13 1. 确立的背景 11-12 2. 理论基础 12-13 (二)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其他诉讼领域的适用 13-14 1. 民事诉讼领域 13 2. 行政诉讼领域 13-14 (三)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引入行政复议领域的争议 14-17 1. 否定说 15 2. 肯定说 15-16 3. 折中说 16 4. 小结 16-17 (四)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的确立 17-20 1. 域外的规定 17-18 2. 我国规定的演变 18-20 二、行政复议引入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正当性 20-29 (一) 从我国行政复议的性质看其引入的正当性 20-23 1. 《行政复议法》关于内部监督的行政性定位 20-21 2. 理论界关于行政性定位的批判 21-22 3. 实践中行政复议已开始向司法性变迁 22-23 (二) 行政复议程序引入禁止不利变更的理论探源 23-25 1. 复议申请权保护说 23-24 2. 立法政策的考量——国家权力对权利的谦抑 24-25 (三) 从与行政复议其他原则的关系上看其引入的正当性 25-29 1. 与有错必纠原则 25-26 2. 与合法原则 26-28 3. 与公正原则 28-29 三、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在行政复议领域的适用 29-41 (一) “不利变更”的认定 29-33 1. “不利”的认定 29-31 2. “不利变更”的涵义 31-32 3. 不利变更的情形 32 4. 非不利变更的情形 32-33 (二)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适用 33-39 1. 适用的规则 34-35 2. 适用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难点问题 35-37 3. 关于责令重做决定的特别讨论 37-39 (三)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例外及救济 39-41 1.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例外 39-40 2. 不利变更的救济 40-41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6 致谢 46-47
|
相似论文
- 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923.2
-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D61
- 对当前社会同性恋现象的伦理思考,B82
-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 替代责任探析,D923
- 税收法定原则研究,D922.22
- 中俄汉语教学方法比较,H195
- 我国产品设计缺陷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923.8
- “防火隔热卷帘”发明专利侵权案的分析,D923.42
- 我国税务行政复议问题研究,D922.1
-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G633.55
- 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责任认定标准探讨,D923.41
- 我国刑事法庭证人作证的问题与完善,D925.2
-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研究,D923
- 论寻衅滋事罪的废止,D924.3
- 税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F812.42
- 用人者责任研究,D923
- 县级供电企业有序用电的研究,TM73
- 刑法原则视野下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D9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行政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