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滩羊3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羊毛性状QTL探测

作 者: 张卿
导 师: 刘发央;马月辉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滩羊 二毛皮 微卫星 遗传连锁图谱 数量性状基因座
分类号: S8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利用滩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的8个父系半同胞参考家系共576个个体,分析了绵羊基因组3号染色体上13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杂合度,构建了3号染色体遗传连锁框架图谱,采用差异群体设计对影响滩羊10个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进行了检测研究,表型性状包括:初生重、二毛期活重、初生毛长、初生弯曲数、肩部弯曲数、股部弯曲数、毛股花穗类型、毛股紧实度、花案清晰度、弯曲比例。所选的微卫星标记在参考群体中平均检测到11个(5~20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778 ( 0.2042~0.8320 ),群体杂合度平均值为0.5951(0.2094~0.8459)。13个标记中有9个呈现高度多态性,2个呈现中度多态性,2个呈现低度多态性,为该群体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构建的滩羊第3号染色体遗传连锁框架图总长度为466.7cM,标记平均间距为38.9cM,其中标记ILSTS049与CSRD264间距最大,为65.6cM,而BM2830和MCMA13间距最小,为4.9cM。图谱中13个标记的顺序与美国USDA-MARC和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公布的SM4.7最新绵羊连锁图相同,但大部分标记间距大于后两者。对参考群体中161个后代的10个重要性状的表型资料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初生重与初生毛长、初生弯曲数、二毛期活重、股部弯曲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初生毛长与初生弯曲数、花案清晰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二毛期活重、肩部弯曲数、股部弯曲数呈显著正相关;初生弯曲数与花案清晰度、肩部弯曲数、股部弯曲数、弯曲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毛股紧实度呈显著正相关;花案清晰度与弯曲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穗类型与肩部弯曲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股部弯曲数呈显著正相关;毛股紧实度与肩部弯曲数、股部弯曲数、弯曲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肩部弯曲数与股部弯曲数、弯曲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股部弯曲数与弯曲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即公羊效应)对花案清晰度和毛股紧实度的影响不显著、对花穗类型影响显著之外对其余7个性状影响均极显著。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中除花案清晰度、毛股紧实度和花穗类型在各家系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它各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10个表型性状的QT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QTL Express软件检测到了两个QTL区域,花案清晰度的QTL和花穗类型的QTL,但二者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未检测到明显的有关其他性状的QTL。

全文目录


摘要  7-9
SUMMARY  9-11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20
  1.1 前言  11
  1.2 分子标记简述  11-12
  1.3 绵羊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12-13
  1.4 QTL 定位理论  13-14
    1.4.1 QTL 检测与定位试验设计  13
    1.4.2 QTL 检测与定位方法  13-14
  1.5 选题背景  14-20
    1.5.1 滩羊及其二毛皮简介  14-15
    1.5.2 绵羊毛皮性状研究现状  15-17
    1.5.3 滩羊二毛皮研究现状  17-19
    1.5.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20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0-30
  2.1 试验材料  20-21
  2.2 实验方法  21-30
    2.2.1 耳组织采集方法  21
    2.2.2 样品DNA 的提取  21-22
    2.2.3 基因组DNA 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22-23
    2.2.4 PCR 扩增  23-24
    2.2.5 遗传分析仪分析  24
    2.2.6 Genemapper 软件分析  24
    2.2.7 统计分析  24-27
    2.2.8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7
    2.2.9 羊毛性状QTL 分析  27-30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0-49
  3.1 基因组DNA 检测  30-32
    3.1.1 琼脂糖检测结果  30
    3.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  30-32
  3.2 扩增产物检测结果  32-34
    3.2.1 单一PCR 扩增结果  32-33
    3.2.2 多重PCR 扩增检测结果  33-34
  3.3 遗传自动分析仪分析结果  34-35
  3.4 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35-40
    3.4.1 微卫星标记基因数字化分型结果  38
    3.4.2 群体微卫星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  38-40
  3.5 滩羊3 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  40-43
  3.6 性状表型资料统计分析  43-48
    3.6.1 表型性状基本统计量分析结果  43
    3.6.2 表型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43-44
    3.6.3 对各个性状的表型值按家系进行统计分析  44
    3.6.4 最小二乘分析结果  44-47
    3.6.5 方差分析结果  47-48
  3.7 羊毛QTL 定位结果  48-49
第四部分 讨论  49-54
  4.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49
  4.2 作图群体的构建  49-50
  4.3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50
  4.4 PCR 扩增及多重PCR 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50-51
  4.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探讨  51-52
  4.6 性状表型资料的分析  52
  4.7 QTL 检测和定位的分析  52-53
  4.8 QTL 定位的研究前景  53-54
第五部分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62
附录  62-64
  附录一 主要实验器材和药品  62-63
  附录二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63
  附录三 重要的网络资源  63-64
致谢  64-66

相似论文

  1.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2. 铁皮石斛叶绿体微卫星的开发应用及其种间通用性研究,S567.239
  3.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4.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5.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6. 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S435.622.3
  7. 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契斯曼尼番茄发芽期及幼苗期耐盐性QTL,S641.2
  8. 湖羊多羔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S826
  9. 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别动物源性成份的应用研究,S851
  10. 人参SSR及AFLP标记的开发,S567.51
  11.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12.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R737.33
  13. 泥鳅家系的建立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S917.4
  14. 借助远缘杂交构建大黄鱼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S917.4
  15. 日本鬼鲉同工酶组织差异、基于Cytb,COII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筛选,S917.4
  16. 中国春小麦—粗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构建与分析,S512.1
  17.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Q943
  18. 褐马鸡保护遗传学研究,Q953
  19. 半滑舌鳎等九种海水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S917.4
  20.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S968.9
  21.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繁殖行为及交配模式的分子鉴定,S9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家畜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