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

作 者: 吴跃峰
导 师: 陈华杰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资助
分类号: G6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7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大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高校贫困生群体,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具有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地区分布差异明显等特点。贫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教育收费增长过快;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天灾人祸、子女较多、父母下岗或年老疾病等特殊原因;学生本人和家长主观方面的原因,等等。从1950年初至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建立了一个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这个资助体系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从资助实施主体上看,政府监督管理欠缺,教育投入不够;高校资助体系不完善;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其他组织或企业缺乏资助动力。从资助实施对象看,缺乏主体意识和诚信意识。从资助实施效果看,公平无法保证,效率参差不齐。产生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就业难造成还贷难;助困与育人存在脱节;社会缺少慈善文化和氛围。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全方位一起努力,共同推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对资助体系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推进政府更好作为;改善就业环境和还款机制;培育慈善文化和慈善机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引言  8-10
第一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概述  10-15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概念和认定  10-12
    一、贫困生概念  10
    二、贫困生认定  10-11
    三、贫困生规模  11-12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12-15
    一、客观原因  12-14
    二、主观原因  14-15
第二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15-29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  15-17
    一、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阶段(1952年~1983年)  15
    二、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3年~1986年)  15
    三、奖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7年~1994年)  15-16
    四、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1994年~1999年)  16
    五、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1999年至今)  16-17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7-23
    一、资助实施主体透视  17-21
    二、资助实施对象透视  21-22
    三、资助实施效果透视  22-23
  第三节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3-29
    一、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  23-24
    二、就业难造成还贷难  24-25
    三、助困与育人存在脱节  25-27
    四、社会缺少慈善文化和氛围  27-29
第三章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9-45
  第一节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29-32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29-31
    二、是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31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1-32
  第二节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要举措  32-45
    一、提高对资助体系的认识  32-33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  33-36
    三、推进政府更好作为  36-37
    四、改善就业环境和还款机制  37-39
    五、培育慈善文化和慈善机制  39-42
    六、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42-45
注释  45-47
参考文献  47-48
后记  48-49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4.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5.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6.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7.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8.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9.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10.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2.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3.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4.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6.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8.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19.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0.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1. 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G807.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