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三株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作 者: 董卓
导 师: 郑忠辉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植物内生菌 抗真菌活性 筛选 次级代谢产物
分类号: R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真菌感染是当前临床常见的疾病,而耐药菌株的出现,则是对深度真菌感染治疗的更大挑战。因此,如何治疗真菌感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敏感、广谱和安全的抗深部真菌感染的新药。海洋真菌植物内生菌由于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可以产生结构独特,骨架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研究开发抗真菌新药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海洋真菌和植物内生菌中筛选抗真菌活性物质产生菌,并对高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发掘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菌活性菌株,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奠定基础。以2株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对228株海洋真菌和植物内生菌的抗真菌活性进行初筛,发现有63株具有活性,占总供筛菌株的28%。采用微量稀释法和芽管抑制模型进一步对这些活性菌株进行复筛,从中筛出15株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MIC50≤25μg/mL)和22株具有抑制芽管形成作用的菌株(IC50≤25μg/mL)。对3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植物内生放线菌AF349、植物内生真菌AF274和海藻内生真菌AF04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DZ-3、DZ-6、DZ-7、DZ-9、DZ-17、DZ-20、DZ-22、DZ-23、DZ-24等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DZ-6、DZ-7和DZ-2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DZ-17和DZ-24是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DZ-3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白假丝酵母ATCC 10231和AS 2.538的MIC均为8μg/mL;抑制芽管形成的MTC分别为4μg/mL和8μg/mL,IC50分别为2.21μg/mL和IC50为5.03μg/mL;对木霉(Trichoderma s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uhn)、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Passerini)Ellis et Halsted)、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estur)、小麦纹枯病菌(Pellicularia gramineum Ikataet Matsumura)等多种植物病原菌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化合物DZ-3可作用于白色假丝酵母的细胞膜,使其细胞膜损伤,以浓度为8μg/mL处理48h,对白假丝酵母ATCC 10231和AS 2.538细胞膜的损伤率分别为64%和80%。对麻黄内生真菌AF274、海藻内生真菌AF044和番荔枝内生放线菌AF349菌株进行了初步分类,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将菌株AF274和AF044初步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 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根据菌株AF349的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比对结果,将其鉴定为小链霉菌(Streptomycesparvus)。本文的结果表明,海洋真菌和植物内生菌中蕴藏着丰富的抗真菌活性物质产生菌,是发掘抗真菌新药的宝贵资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英文摘要  12-14
常用英文缩写词  14-16
1 前言  16-36
  1.1 抗真菌剂主要作用靶点及其常见抑制剂  17-25
    1.1.1 细胞壁抑制剂  17-21
    1.1.2 细胞膜抑制剂  21-24
    1.1.3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24
    1.1.4 电子传递抑制剂  24
    1.1.5 核酸合成抑制剂  24-25
    1.1.6 其它  25
    1.1.7 常用抗真菌药物现存问题  25
  1.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25-35
    1.2.1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26-30
    1.2.2 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30-35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35-36
2 材料与方法  36-45
  2.1 材料  36-39
    2.1.1 菌株来源  36
    2.1.2 指示菌  36
    2.1.3 常用培养基  36-37
    2.1.4 抗真菌试剂  37
    2.1.5 常用试剂  37
    2.1.6 主要试剂及耗材  37-38
    2.1.7 主要仪器  38-39
  2.2 方法  39-45
    2.2.1 菌株观察  39
    2.2.2 样品的制备  39
    2.2.3 抗真菌活性测定  39-42
    2.2.4 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  42-44
    2.2.5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44-45
3 结果与分析  45-81
  3.1 抗真菌活性物质产生菌的筛选  45-50
    3.1.1 活性菌株的初筛  45-46
    3.1.2 活性菌株的复筛  46-50
  3.2 菌株的鉴定  50-53
    3.2.1 菌株AF274的初步鉴定  50-51
    3.2.2 菌株AF044的初步鉴定  51
    3.2.3 菌株AF349的鉴定  51-53
  3.3 菌株AF274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53-56
    3.3.1 菌株的发酵及发酵产物的提取  53
    3.3.2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53-55
    3.3.3 化合物DZ-3的结构解析  55-56
  3.4 菌株AF044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56-64
    3.4.1 菌株的发酵及发酵产物的提取  56-57
    3.4.2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57-60
    3.4.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60-64
  3.5 菌株AF349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64-75
    3.5.1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64-65
    3.5.2 菌株的发酵及发酵产物的提取  65-66
    3.5.3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66-69
    3.5.4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69-75
  3.6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75-81
    3.6.1 化合物DZ-3  75-79
    3.6.2 化合物DZ-9  79-80
    3.6.3 化合物DZ-6和DZ-7  80-81
4 讨论与结论  81-90
  4.1 海洋真菌及植物内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  81
  4.2 抗真菌活性筛选方法  81-83
  4.3 天然产物分离策略  83
  4.4 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83-87
    4.4.1 化合物DZ-3  84-85
    4.4.2 化合物DZ-6  85
    4.4.3 化合物DZ-7  85-86
    4.4.4 化合物DZ-9  86
    4.4.5 化合物DZ-17  86
    4.4.6 化合物DZ-20  86
    4.4.7 化合物DZ-22  86-87
    4.4.8 化合物DZ-23  87
    4.4.9 化合物DZ-24  87
  4.5 结论与展望  87-90
    4.5.1 结论  87-88
    4.5.2 展望  88-90
参考文献  90-104
致谢  104

相似论文

  1.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4.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5.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6.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7.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8.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9.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10.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1.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12.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3.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4.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5.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交杂种后代的筛选,S565.4
  16. 氮高效水稻品种苗期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S511
  17.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18. 靶向内质网应激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与生物活性研究,R96
  19. 成年母猪后肠道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S816.7
  20. 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X172
  21. 龟鳖养殖废水生态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X7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