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 者: 张小平
导 师: 韩恩山
学 校: 河北工业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二氧化锰 溶胶-凝胶法 水系电解液 改性
分类号: TM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与普通电池相比它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和更长的循环使用寿命,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它具有更大的比能量。它能满足如电动汽车启动、加速等高功率输出的需要,也能用于电路元件、小型电器和直流开关电源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以廉价二氧化锰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晶体结构的二氧化锰的电容性能。采用多种现代物理测试手段和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了材料制备、电容特性、影响因素、及电解质溶液的选取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得出:当前躯体柠檬酸与醋酸锰的配比为0.4:1、pH=6、煅烧时间为10h时,产物含量最高,经X射线衍射分析产物为α-MnO2和γ-MnO2组成的混合晶相。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产物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0nm。此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锰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利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手段,详细考察了二氧化锰电极在几种中性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以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二氧化锰电极可获得良好的电容特性且电容量最大,可以达到118.6F/g;以K2SO4溶液为电解液比容量最小,只有20.4 F/g。并且研究了二氧化锰在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中的电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mol/L KOH溶液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超级电容特性,其比容量最大可以达到121.2F/g。(2)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了层状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碱用量等条件对产物的晶体结构的影响。经XRD分析在温度为25±3℃,n(OH-):n(Mn2+)≧ 6时制备的产物为层状结构,经热重分析表明结构稳定。在7mol/LKOH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电压范围为-200600mV时电容性能表现最好,当扫描速度为5mV/s时电容量可以达到286F/g。实验还研究了扫描速度对电极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扫速时比容量减少。经150次循环后电容量开始下降,但达到200次时电容量仍保持在200F/g以上,说明材料循环性能较好。(3)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锰为基础,通过改性处理,得到了添加铝氧化物的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经XRD测试表明添加铝氧化物后的二氧化锰晶型并没有改变,只是在峰强度上有所变化。它们的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掺杂可以改进二氧化锰的电容特性,提高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且当添加剂的添加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比容量最高。计算得出电容量由原来的121.2 F/g提高到165 F/g,经200次循环后电容量仍保持在92%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3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2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12-16
    1-2-1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12
    1-2-2 超级电容器的用途  12-13
    1-2-3 超级电容器的构造及制备工艺  13-14
    1-2-4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14-1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16-21
    1-3-1 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6-19
    1-3-2 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19-21
  §1-4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研究现状  21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21-23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23-31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原材料  23-24
  §2-2 主要仪器设备  24
  §2-3 分析方法  24-30
    2-3-1 粉末X-射线衍射  24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
    2-3-3 热重分析  24
    2-3-4 循环伏安测试  24-27
    2-3-5 恒流充放电测试  27-29
    2-3-6 二氧化锰含量和氧化度的测定  29-30
  §2-4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材料  31-42
  §3-1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  31
  §3-2 电极的制备  31-32
  §3-3 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32-33
    3-3-1 反应原料配比的影响  32
    3-3-2 反应 pH 值影响  32-33
    3-3-3 煅烧时间影响  33
  §3-4 结构表征及形貌分析  33-34
  §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34-36
    3-5-1 循环伏安测试  34-35
    3-5-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35-36
  §3-6 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性能研究  36-41
    3-6-1 二氧化锰在电解液中的反应机理  36
    3-6-2 在中性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测试  36-38
    3-6-3 在碱性电解液中电容性能研究  38-40
    3-6-4 在酸性解液中的电容性能测试  40-41
  §3-7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层状二氧化锰  42-47
  §4-1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  42
  §4-2 电极的制备  42
  §4-3 制备条件的优化  42-44
    4-3-1 温度的影响  42-43
    4-3-2 碱用量的影响  43
    4-3-3 热性能测试  43-44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46
    4-4-1 循环伏安测试  44
    4-4-2 扫描速度对电容性能的影响  44-45
    4-4-3 循环特性  45-46
  §4-5 本章小结  46-47
第五章 二氧化锰的改性研究  47-52
  §5-1 材料的制备  47-48
    5-1-1 二氧化锰干凝胶的制备  47
    5-1-2 掺氧化铝二氧化锰的制备  47
    5-1-3 电极的制备  47-48
  §5-2 掺铝氧化物二氧化锰的XRD测试  48
  §5-3 掺入铝氧化物后电化学性能测试  48-51
    5-3-1 循环伏安测试  48-50
    5-3-2 充放电测试  50
    5-3-3 循环寿命分析  50-51
  §5-4 本章小结  51-5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2-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58

相似论文

  1.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2.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3.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4.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5.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6.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7. 聚砜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TQ433.437
  8.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9.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10.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11.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2.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3.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4. LDH和Mg/Al/Fe-Mt对水中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X703
  15. Cu、Mn、Ce改性V2O5-WO3/MOx/C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X701
  16.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7. 环氧树脂/金属基体、环氧树脂/颜填料界面改性研究,TQ630.1
  18. 改性膨润土应急处置泄漏液态有机物的研究,X703
  19.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20.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21. 改性粉煤灰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器 > 电容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