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价铼氧化物结构及其氧转移机理研究

作 者: 杨佩勰
导 师: 何旭敏;徐昕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关键词: 高价铼氧化合物 氧转移反应 端氧 Cp*ReO3 MTO
分类号: O64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氧转移反应是氧化还原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从工业上的选择氧化和deNOx过程,到生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氧转移反应几乎无处不在。过渡金属端氧化合(配合)物可有效地催化氧转移过程,其中含铼高价氧化物催化剂以其刚性的结构、多变的价态,丰富的配位类型以及独特的反应性能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LRe(Ⅶ)O3结构、谱学及其与三甲基膦间发生氧转移过程的微观机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Re=O键长按Cp*ReO3>CpReO3>NH2ReO3>CH3ReO3>HOReO3>ClReO3≈FReO3逐渐缩短。偶极距、Re=O键伸缩振动频率均可与此较好地关联。但Re=O键能则是按CpReO3<Cp*ReO3<NH2ReO3<HOReO3<FReO3<ClReO3<CH3ReO3依次升高,和键长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随L不同,Re=O键能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其能在各类氧转移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文深入探讨了R-ReO3和PMe3间三种可能的氧转移途径:(a)两步氧转移;(b)直接氧转移;和(c)Re=O插入。研究表明:(i)对于CpReO3,途径(a)在能量上非常有利。而对于途径(b),顶部进攻过渡态(TS3’)在能量上比底部进攻过渡态(TS3)有利得多,轨道分析显示,在前者中P可与配体上的H有一定的成键作用,从而稳定了过渡态。计算表明,TS3’(Cp)也是反应的重要竞争路径。(ii)从构型和热力学上看,CpReO3和Cp*ReO3非常相似,但二者反应机理差异较大。如对于途径(b)和(c),受Cp*的位阻和电子效应的影响,Cp*ReO3相应的过渡态比CpReO3的能量高很多(TS3,TS4)或根本无法进行(TS3’)。但对于途径(a), Cp(Cp*)环的影响较小,此时二者的势能曲线就非常类似。因此,在理论研究中采用Cp为简化模型来研究Cp*基团的反应,必须足够地谨慎。(iii)尽管在热力学上,CH3ReO3中Re=O键很强,似乎不易脱氧,但因实际反应中CH3ReO2和OPPh3之间能生成稳定的配合物5(Me),故可发生缔合式的氧转移,这与CpReO3和Cp*ReO3参与的氧转移过程有明显区别。而且此时最有利的氧转移途径变为途径(b),理论预测的氧转移能垒为14.4 kcal/mol,表明该反应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9-10
英文摘要  10-12
第一章 前言  12-23
  1.1 金属铼概况  12-13
  1.2 高价铼氧化物  13-16
    1.2.1 无机铼(Ⅶ)氧化物  13-14
    1.2.2 有机铼(Ⅶ)氧化物  14-16
  1.3 MTO和Cp~*ReO_3的结构和反应性质  16-20
    1.3.1 MTO和Cp~*ReO_3结构对比  16
    1.3.2 MTO的性质和反应  16-18
    1.3.3 Cp~*ReO_3的结构和性质  18-20
  1.4 本文工作  20-21
  参考文献  21-23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  23-39
  2.1 HF(Hartree-Fock)方法及后自洽场方法  23-24
  2.2 密度泛函(DFT)及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  24-35
    2.2.1 早期的密度泛函理论--Thomas-Fermi模型  25-27
    2.2.2 现代密度泛函理论——Hohenberg-Kohn-Sham理论  27-30
    2.2.3 寻找交换关联函数  30-35
  2.3 本文研究工作的计算方法  35-36
  参考文献  36-39
第三章 LReO_3的结构分析  39-55
  3.1 背景  39-40
  3.2 构型分析  40-42
  3.3 轨道分析  42-45
  3.4 电荷分析  45-46
  3.5 偶极矩分析  46-47
  3.6 红外光谱分析  47-48
  3.7 NMR分析  48-50
  3.8 Re-L解离能及Re-O键能分析  50-51
  3.9 本章小结  51-53
  参考文献  53-55
第四章 R-ReO_3与PPh_3间氧转移的机理研究  55-74
  4.1 前言  55-59
  4.2 氧转移反应的热力学  59-62
  4.3 R-Reo_3氧转移反应机理研究  62-72
    4.3.1 氧转移反应的可能途径  62-64
    4.3.2 Cp和Cp~*参与的氧转移反应  64-69
    4.3.3 MTO参与的氧转移反应  69-72
  4.4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4
附录(重要过渡态中关键键长变化示意(IRC))  74-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改性研究,TQ221.2
  2. MTO供应链中3PL运输协调调度问题研究,F224
  3.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及NO、5-HT、SpO2的变化,R741
  4. 过渡金属端氧上C-H键选择活化的理论研究,O641
  5. 面向MTO模式的采购变更决策模型及信息系统研究,F253.9
  6. 超浓体系中SAPO-34和SAPO-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O643.36
  7. 改性SAPO-34催化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TQ426
  8. 内控视角下MTO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研究,F272
  9. 甲醇裂解制烯烃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TQ203.2
  10. 甲醇MTO与FCC汽油降烯烃组合反应工艺研究,TE624.41
  11. MTO/MTS混合型企业生产决策及其支持系统的研究,F273
  12. 甲醇制烯烃(MTO)反应过程研究,TQ203
  13. 甲醇制低碳烯烃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TQ221.2
  14. 面向MTO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时间价值研究,F274
  15. 复杂环境下MTO企业交货期优化研究,F224
  16. NiSAPO-101和FeSAPO-101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TQ424.25
  17. 在L沸石胶态导向剂的作用下ZSM-34及其杂原子沸石的无有机模板合成,O643.36
  18. 液相晶化法合成SAPO系列分子筛的研究,O643.36
  19. SAPO-34分子筛合成工艺的研究,TQ424.25
  20. 稀土(La,Y)改性SAPO-34分子筛催化转化甲醇制烯烃研究,TQ203.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结构化学 > 化学键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