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方法途径研究

作 者: 周海滨
导 师: 岳川夫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法学本科生 法律素养 崇法人格塑造 方法途径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确定。而民主法治被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要求,由此依法治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确立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法治的重要性也十分明确。然而,受我国法文化传统的制约,国民法律素养普遍不高。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的法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接受法学高等教育最系统的人群,不仅担负着引领国民法律素养提升的重任,更是今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重视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素养的现状,着力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显得刻不容缓。本文以高校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方法途径为研究对象,根据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搜索、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校辅导员如何通过崇法人格塑造的方法途径来提升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素养,使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素养培养效果更加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提高有效性的最终目标。本文拟从以下五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分析现状。首先介绍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和依法治国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进而深入介绍法治作为市场经济的保障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逐层深入地分析当前国民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其法律素养低下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重大隐忧。其次,以法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以其作为未来法律从业者的特殊身份入手,阐明法学专业本科生对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进而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当前实际,分析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素养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其危害。第二部分:阐述理论,说明意义。分别阐述人格的定义和特性;崇法的概念、内容及与法律素养的关系;以及崇法人格的内涵和概念渊源等,简略地对本文后面各部分内容的论述进行理论铺垫。同时,通过对人格、崇法及崇法人格的内涵进行描述,并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法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要求,说明对法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崇法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说明高校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首先从辅导员自身职责和法学专业本科生发展需求的角度,阐述了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必要性。其次,阐述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有效性,即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符合全方位塑造和个别指导的要求。最后分析了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可操作性,指出辅导员全面参与日常教育管理并掌握丰富资源,故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等。第四部分:具体方法途径的分析和阐述。根据人格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及大学生的情况,运用认知信念化、模仿、行为习惯化、强化、自我意识、集体作用以及个别指导等原理,从说服教育、运用榜样、注重行动、实施奖惩、自我教育、集体作用和个别指导等七个方面具体分析和阐述高校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崇法人格塑造的方法和途径。第五部分:效果展望。首先说明人格发展和法律素养的提升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其效果检验的时空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故崇法人格塑造的过程持久且效果难以即时检验。其次根据接受以上方法进行崇法人格塑造的学生的校内各方面现实表现,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从而以此来展望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法律素养状况的预期效果。最后,呼吁校内外全社会的各方都来关注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崇法人格塑造问题,共同努力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导言  10-11
第一章 和谐社会背景下法学专业本科生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11-17
  第一节 和谐社会及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民法律素养现状分析  11-14
    一、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及依法治国的核心作用  11-12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法治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  12
    三、当前社会背景下国民的法律素养现状及隐忧  12-14
  第二节 法学专业本科生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14-17
    一、法学专业本科生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14
    二、从法学教育现状看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素养培养情况  14-16
      (一) 高校法学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14-15
      (二) 新生的社科知识积累略显不足  15
      (三)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全面  15-16
      (四) 司法伦理职业道德教育较欠缺  16
    三、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危害性  16-17
第二章 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  17-24
  第一节 人格的内涵  17-19
    一、心理学上人格的定义  17-18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18-19
  第二节 崇法的内涵  19-21
    一、崇法的概念  19
    二、崇法的内容范畴  19-20
    三、崇法与法律素养的关系  20-21
  第三节 崇法人格塑造的意义  21-24
    一、崇法人格的内涵  21-22
      (一) 崇法人格的概念  21
      (二) 崇法人格概念的渊源  21-22
    二、本科期间是青年完善人格的重要阶段  22-23
      (一) 人格的发展性  22
      (二) 青年期的人格发展需求  22-23
      (三) 本科生完善人格意义大  23
    三、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意义  23-24
      (一) 塑造崇法人格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自身人格完善的要求  23
      (二) 塑造崇法人格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提升法律素养的要求  23-24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24-27
  第一节 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必要性  24-25
    一、塑造崇法人格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所在  24-25
    二、适应法学专业本科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25
  第二节 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有效性  25-26
    一、辅导员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管理是进行全方位塑造的保证  25-26
    二、辅导员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是进行个别指导的保障  26
  第三节 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可操作性  26-27
    一、辅导员教育经验丰富,参与学生全程教育管理  26
    二、辅导员掌握较多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  26-27
第四章 辅导员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塑造崇法人格的方法途径  27-59
  第一节 运用认知信念化原理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27-34
    一、说服教育是崇法人格塑造的首要途径  28
    二、说服教育的主要内容  28-30
    三、说服教育的主要方法  30-32
    四、说服教育的基本要领  32-34
  第二节 根据模仿原理运用榜样进行示范教育  34-39
    一、运用榜样是崇法人格塑造的示范途径  35
    二、运用榜样的对象选择  35-36
    三、运用榜样的具体方法  36-38
    四、运用榜样的注意要领  38-39
  第三节 运用行为习惯化原理让学生注重行动  39-46
    一、实践行动是崇法人格塑造的演习途径  39-40
    二、实践行动的主要形式  40-43
    三、注重行动的细节要领  43-46
  第四节 运用强化原理对学生表现实施奖惩  46-49
    一、实施奖惩是崇法人格塑造的强化途径  47
    二、实施奖惩的主要内容  47-48
    三、实施奖惩的注意要领  48-49
  第五节 运用集体作用对学生进行综合影响  49-55
    一、集体作用是崇法人格塑造的复合途径  49
    二、集体作用的理论来源  49-50
    三、集体作用的主要形式  50-54
    四、运用集体作用的注意要领  54-55
  第六节 运用自我意识激发原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55-58
    一、自我教育是崇法人格塑造的人本途径  56
    二、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  56-57
    三、辅导员在学生自我教育环节的作用  57-58
  第七节 根据因材施教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58-59
    一、个别指导是崇法人格塑造的细化途径  58
    二、个别指导的主要内容  58
    三、个别指导的基本要领  58-59
第五章 法学专业本科生崇法人格塑造的效果展望  59-64
  一、崇法人格塑造的过程持久且效果难以即时检验  59-60
    (一) 人格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9
    (二) 法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  59-60
    (三) 崇法人格塑造的效果检验时空  60
  二、接受崇法人格塑造学生的校内现实表现分析  60-63
    (一) 用学习成绩来反映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情况  60-62
    (二) 用实践实习参与度来反映学生对理论的实践情况  62
    (三) 用从事团学工作的热情来反映学生自身锻炼情况  62-63
    (四) 用学生遵守法纪情况反映他们对规则的认识程度  63
  三、崇法人格塑造还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63-64
参考文献  64-6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6-67
谢辞  67-68

相似论文

  1.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战略构想,G641
  2.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G641
  3.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模型研究,G641
  4.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G641
  5. DP大学辅导员队伍配置问题的案例研究,G641
  6. 高校辅导员常规性工作规范化管理,G641
  7. “90后”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G641
  8.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养成路径研究,G641
  9.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研究,G641
  10. 中国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G647.38
  11. 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研究,G641
  12.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责任担当,G641
  13.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缺失及对策思考,G641
  14.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G641
  15.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专业成长的研究,G641
  1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G641
  17. 江苏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641
  18.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G641
  19.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G641
  20.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G641
  21. 论高校辅导员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