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路径初探

作 者: 白雨
导 师: 刘华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环境法学方法论 启示 观点评述 路径初探
分类号: D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确实收获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各个学者的观点迥然不同,由此引发的论战让学者们精心构建的方法论理论大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撼动。加之对环境法适用和环境法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指导作用并不明确。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在繁华之后面临着昙花一现的窘境。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路径的反思势在必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路径的思考,必须摆脱某种具体的方法论观点的桎梏才有望收获。本文首先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相关概念、理论进行剖析和明确,发现目前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在初始阶段已经可能出现了路径偏差;接着通过经济法学方法论研究前车之鉴,得出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或有价值的四点启示;然后对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各种观点进行评析,发现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在初始路径上犯了和经济法学方法论研究相似的错误,四点启示的意义不仅是参考价值更是切实纠偏的重要手段;最后,基于四点启示,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路径:环境法本体论、“人的模式”构建的意义及标准、其他环境学科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之意义等重要内容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在方向上给予一定意义的指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3
  1.1 选题的背景  8-9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
  1.3 研究现状  9-10
    1.3.1 国内研究现状  9-10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0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0-12
    1.4.1 研究内容  10
    1.4.2 研究思路  10-11
    1.4.3 研究方法  11-12
  1.5 论文结构  12-13
2 环境法学方法论相关理论  13-27
  2.1 几个重要的概念  13-17
    2.1.1 法律  13-15
    2.1.2 法学  15
    2.1.3 法学方法论  15-17
  2.2 法学方法论的特点和内容体系  17-20
    2.2.1 法学方法论的特点  17-18
    2.2.2 法学方法论的内容体系  18-20
  2.3 法学方法论现有学说和主要流派  20-24
    2.3.1 法学方法论学说以及流派  20-22
    2.3.2 环境法学方法论和法学流派的关系  22-24
  2.4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24-26
    2.4.1 概念  24-25
    2.4.2 特点  25-26
  2.5 小结  26-27
3 前车之鉴——经济法学方法论研究之启示  27-36
  3.1 本体论在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应有一定的地位  27-28
    3.1.1 本体论研究为经济法学欲善何事提供了指引  27-28
    3.1.2 启示一:方法论研究的前提性约束——本体论  28
  3.2 经济法学方法论上关于“人的模式”研究的启示  28-31
    3.2.1 经济法学方法论对“人的模式”的构建的知识总结  28-31
    3.2.2 启示二:“人的模式”研究的意义和标准  31
  3.3 经济法学方法论对法解释学方法的态度及启示  31-33
    3.3.1 经济法学界对法解释学方法的关注程度不一  31-32
    3.3.2 启示三:法律解释学的独特价值  32-33
  3.4 张守文先生对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论述及启示  33-35
    3.4.1 张守文先生的《经济法学方法论文刍议》  33-34
    3.4.2 启示之四:方法体系新解  34-35
  3.5 小结  35-36
4 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观点述评  36-43
  4.1 国内环境法学方法论观点简述  36-37
    4.1.1 蔡守秋先生的《调整论》  36
    4.1.2 陈泉生先生的《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36-37
    4.1.3 李明华、李可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学方法论》  37
  4.2 对各种环境法学方法论主张的分析  37-40
    4.2.1 对蔡守秋先生主张的不同见解  37-38
    4.2.2 对陈泉生先生研究成果的不同见解  38-39
    4.2.3 对李明华先生主张的问题分析  39-40
  4.3 似曾相识——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初始路径的偏差  40-42
  4.4 小结  42-43
5.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路径初探  43-57
  5.1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第一问题:对环境法本体论的思考  43-45
    5.1.1 谨慎、客观认识环境法制度建设的目的  43-44
    5.1.2 环境法的终极目的:人类环境权益  44-45
  5.2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人的模式”的构建  45-49
    5.2.1 以“人”作为环境法学研究逻辑起点的理由  45-47
    5.2.2 “人的模式”的设立原则和要求  47-48
    5.2.3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人的模式”  48-49
  5.3 其他学科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之影响  49-52
    5.3.1 环境伦理学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影响  49-50
    5.3.2 环境经济学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影响  50-51
    5.3.3 环境社会学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影响  51-52
    5.3.4 环境自然科学之于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影响  52
  5.4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应重视传统法学方法  52-53
    5.4.1 法律解释学是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础  52-53
    5.4.2 实践是环境法学方法论知识生成的动力  53
  5.5 知识生成的机理——环境法学研究路径的初步构建  53-56
    5.5.1 环境法学研究必须坚持法律的基本特性  54-55
    5.5.2 环境法学研究应当面对中国现实  55
    5.5.3 环境法学研究应当走改良主义的道路  55-56
  5.6 小结  56-57
6 结语  57-58
致谢  58-59
参考文献  59-62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4.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5.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X196
  7.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8. 传统文明的转变,B03
  9.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0.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11.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2. 美国社区学院师生关系及其启示,G648.6
  13. 法国成人学习权利保障策略研究,G720
  14. 韩国终身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G729.1
  15. 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G222
  16. 美国老年教育发展及启示,G777
  17.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18.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19. 试析英语基本时态结构的汉语对应形式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20. 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G623.2
  21.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