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性能RTI自适应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

作 者: 李猛
导 师: 姚益平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 RTI 共享内存 自适应
分类号: TP39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由于仿真规模扩大和仿真复杂度的提高对于仿真效率的迫切需求,一些应用单位尝试将HLA应用移植到高性能计算机上,以提高仿真系统运行效率。高性能计算平台通常提供了多种不同层次的高性能硬件通信环境(如共享内存、Infiniband、以太网等),然而传统的HLA运行支撑环境RTI一般只支持TCP/IP通信方式,难以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提供的高效硬件通信支持。因此,研究面向高性能计算环境的RTI(HPC-RTI)高效自适应通信机制对于提高HLA仿真的运行性能和可扩展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综合分析传统RTI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对面向高性能RTI的共享内存/IB/以太网自适应通信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1)目前,传统的RTI通信框架大都只支持TCP/IP通信,设计结构比较简单,难以有效利用高性能计算机高效的层次式硬件通信支持。为此,论文针对HPC-RTI的网络环境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HPC环境的底层通信框架,该通信框架面向以高性能计算平台为中心的共享内存/IB/以太网通信环境,下层自动选择最佳通信方式,尽可能最小化通信延迟;上层封装通信实现,从而为实现HPC-RTI高效的通信提供框架支持。2)传统的RTI平台支持的通信方式单一,难以有效发挥高性能计算节点内共享内存通信及节点间IB等高速互连的优势。论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HPC-RTI共享内存/IB/以太网的自适应通信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通信双方的网络信息确定最佳通信方式,进而实现共享内存、高速IB、以太网的自适应选择。3)共享内存作为多处理器(核)之间的高速通信机制,能够为运行在单个高性能节点上的进程间的通信提供最高的效率。通常的共享内存通信往往是多个进程使用同一个内存区域进行通信,当通信的进程增多时,容易造成读写冲突增多,从而造成系统锁资源等待,导致共享内存通信效率降低。为此,论文针对分布式仿真应用多盟员互连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共享内存的RTI盟员通信算法,该算法为节点内的每个盟员创建一个消息接收共享内存区域,在保证内存访问一致性的同时,可有效减少盟员之间的共享内存访问冲突,测试结果表明,在四核高性能计算节点上,启动四个盟员,其中一个盟员向其他三个盟员发送属性更新消息,分布共享内存算法的属性延迟只有集中式共享内存算法的63%以下,明显提高了共享内存通信的效率。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性能RTI自适应通信子系统ACS(Adap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经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下的测试表明,与以往的只支持TCP/IP的RTI相比,基于ACS的RTI节点内盟员间属性更新延迟可减少62%以上,属性吞吐量有2.7倍以上的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第一章 绪论  13-19
  1.1 课题背景  13-16
    1.1.1 课题来源  13-14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1.3 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16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标  16-17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  17-18
  1.4 论文结构  18-19
第二章 HLA/RTI 概述  19-27
  2.1 HLA 系统概述  19-20
  2.2 HLA 规范组成  20-22
  2.3 RTI 平台概述  22-23
  2.4 HLA/RTI 通信  23-26
    2.4.1 分布式系统常用通信机制  23-25
    2.4.2 高性能RTI 对通信机制的要求  25-26
  2.5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高性能RTI 自适应通信机制关键技术研究  27-45
  3.1 高性能RTI 通信框架  27-36
    3.1.1 高性能RTI 硬件环境  28-30
    3.1.2 高性能计算机通信延迟测试  30-32
    3.1.3 功能分布式RTI  32-33
    3.1.4 高性能RTI 的高速通信框架  33-36
  3.2 高性能RTI 自适应通信算法  36-38
    3.2.1 通信实体网络信息配置  36
    3.2.2 仿真实体通信过程  36-37
    3.2.3 自适应连接算法  37-38
  3.3 面向RTI 的共享内存通信算法  38-44
    3.3.1 集中式共享内存管理策略  39
    3.3.2 基于分布共享内存的RTI 盟员通信算法  39-42
    3.3.3 算法性能测试  42-44
  3.4 本章小结  44-45
第四章 高性能RTI 自适应通信机制设计与实现  45-57
  4.1 自适应通信机制的设计思想及主要功能  45-46
    4.1.1 设计思想  45
    4.1.2 设计目标  45
    4.1.3 实现的主要功能  45-46
  4.2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55
    4.2.1 TCP 通信模块  47-50
    4.2.2 共享内存通信模块  50-52
    4.2.3 自适应决策模块  52-53
    4.2.4 通信接口模块  53-55
  4.3 本章小结  55-57
第五章 测试与性能分析  57-67
  5.1 测试概要  57-58
    5.1.1 测试环境  57
    5.1.2 测试内容  57-58
    5.1.3 相关介绍  58
  5.2 吞吐量测试  58-61
    5.2.1 测试用例  59-60
    5.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60-61
  5.3 延迟测试  61-66
    5.3.1 测试用例  62-63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63-66
  5.4 测试总结  66-67
第六章 结束语  67-69
  6.1 本文工作总结  67-68
  6.2 下一步的工作  68-69
致谢  69-71
参考文献  71-75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5

相似论文

  1.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3.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4.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5.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6. 半导体激光器热电控制技术研究,TN248.4
  7.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N919.81
  8.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9. 基于滑动相关双门限的扩频码同步捕获技术的研究,TN914.42
  10.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及频率自适应算法研究,TN914.41
  11. 多载波CDMA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TN929.533
  12. 基于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P391.41
  13. 图像分割中阴影去除算法的研究,TP391.41
  14.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15. 一类欠驱动Lagrangian系统的最优同步控制,TP13
  16.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17. 自适应双重控制在垂直起降机中的应用研究,TP273
  18.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设计,TP273
  19.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实现,TP273.4
  20. GPS抗干扰技术研究,P228.4
  21. 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射治疗,R737.3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计算机仿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