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美援朝文学研究

作 者: 闫丽娜
导 师: 常彬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解放军文艺》 抗美援朝文学 兵写兵 军旅作家/文人作家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中国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文学与抗美援朝战争相伴而生,是战争背景下特殊地域的文学产物。它具有战争文学所共有的特征:歌颂英雄主义,塑造英雄形象,鞭笞敌军的凶恶与残暴等等。但与革命文学、抗战文学、解放文学相比较而言,抗美援朝文学主要是以朝鲜为叙述背景,歌颂志愿军英雄更多地体现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意志,是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升华。在朝鲜作战期间,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情谊,对朝鲜的老妈妈、老伯伯、儿童以亲人般的关爱,这些动人场景和真挚感情的流露是抗美援朝文学独特之处。《解放军文艺》与《人民文学》、《文艺报》等文学刊物共同承载了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重任,刊登了大量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但是,与其他的文学刊物所不同的是,《解放军文艺》是军事类综合性的文学刊物,更侧重表现军人的部队生活、作战情景、战斗品格等,特别是志愿军的“兵写兵”的作品,更加丰富了抗美援朝文学的内容,体现了军人的风貌。论文首先回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抗美援朝文学取得的学术成果,表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一章结合当代文学初期的文学制度,从文学环境的视角出发,简单勾勒《解放军文艺》的整体面貌,如刊物的创办背景和创办情况,以及《解放军文艺》与抗美援朝文学的联系。第二章对1950年代《解放军文艺》中刊登的抗美援朝作品,按照不同体裁和不同内容进行细致扒梳,从文学史料上弥补抗美援朝文学研究资料上的不足。第三章至第五章在抗美援朝文学的文本整理的基础上,结合1950年代的文学史特征,对志愿军的集体性创作、军旅作家魏巍、宋之的、陆柱国、文人作家巴金、路翎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研究。“朝鲜战地快板诗”、“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等体现了志愿军的创作特色,他们将战斗感受作为书写的素材,描写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如何战胜作战环境的困难、如何打败敌人、如何磨砺自身的意志等等。军旅作家和文人作家以其不同的赴朝体验,表达了他们对赴朝参战的志愿军的热爱,歌颂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精神。这三类创作主体的作品构成了1950年代《解放军文艺》中抗美援朝文学独特的研究价值。由于这一时期对文学的总体要求过于强调作品的战争宣传功能,强化政治文化精神,而忽略了文学审美追求,产生了时代局限性下文学为政治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对1950年代抗美援朝文学的总体性客观评价是很有意义的。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引言  11-15
第1章 《解放军文艺》的整体面貌  15-22
  1.1 当代文学制度下文学刊物的创办环境  15-16
  1.2 《解放军文艺》创刊与抗美援朝文学  16-22
    1.2.1 《解放军文艺》创刊  16-18
    1.2.2 《解放军文艺》与抗美援朝战争  18-22
第2章 《解放军文艺》刊载的抗美援朝文学  22-31
  2.1 诗歌  23-25
    2.1.1 快板诗  23-24
    2.1.2 抒情诗  24-25
    2.1.3 叙事诗  25
  2.2 小说  25-27
  2.3 散文  27-29
    2.3.1 报告文学  27
    2.3.2 抒情散文  27-29
  2.4 戏剧  29-31
第3章 军旅作家笔下的朝鲜战场  31-38
  3.1 魏巍续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31-34
  3.2 陆柱国的《上甘岭》  34-36
  3.3 宋之的的朝鲜战地剧作  36-38
第4章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文人作家的朝鲜叙事  38-44
  4.1 巴金朝鲜战地散记  38-40
  4.2 路翎的志愿军题材小说  40-44
第5章 志愿军将士的英雄主义书写  44-51
  5.1 “朝鲜战地快板诗”  44-47
  5.2 “志愿军一日”  47-49
  5.3 “志愿军英雄传”  49-51
结语  51-53
附录  53-69
参考文献  69-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论杨朔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中的朝鲜形象,I206.7
  2. 汉代“七”体研究,I206.2
  3. 面朝黄土,背负青天,I206.6
  4.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5. 《淮南子》中“三代”人物研究,I206.2
  6.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7. 《礼记·乐记》之“象德”观探析,I206.2
  8.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9. 30年代林语堂新闻传播思想研究,I206.6
  10.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11.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12. 顾随文学思想研究,I206.2
  13.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法国形象,I206.6
  14.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15.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I206.5
  16. 胡风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及其当代意义,I206.09
  17. 王蒙视野中的苏俄形象,I206.7
  18. 明代洪武年间奏议研究,I206.2
  19. 《仙鉴》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重出人物比较研究,I206.2
  20.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I206.6
  21. 顾起元及其诗文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