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物可降解微球PLGA疫苗运输载体研究

作 者: 高飞艳
导 师: 杨毓琴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微球 HPV16-E7蛋白 PLGA 铝佐剂 DDA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GLA)微球和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制BAS-PLGA微球,探索微球的制备方法,微球的形态及包封率。最后以包封率高的方法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7蛋白(PGLA)微球,考察粒径分布情况并通过皮下免疫途径免疫C57BL/6小鼠做免疫学评价。方法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两种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大小形态,用CBB法测量蛋白浓度,微球的体外释放,然后用PLGA通过表面吸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7蛋白制备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GLA)微球,考察粒径分布情况及体外释放水平,通过吸附有相同抗原的HPV16-E7蛋白的佐剂包括E7-DDA组,E7-PLGA组,E7+AL(OH)2组皮下免疫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注射小鼠6周后(第2周加强免疫1次),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由此评价PLGA微球疫苗运输载体的佐剂效应结果(1)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BSA-PLGA微球表面成球形颗粒,外观圆整,表面光滑,直径5-10umm。包封率用提取水解法测的是39.58%(2)制备的PLGA为微球表面成球形,大小均匀,直径1-2um,PLGA纳米粒吸附BSA蛋白蛋白测蛋白吸附率结合率56.3%(3) PLGA微球通过表面吸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E7蛋白制备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GLA)微球,吸附E7蛋白时,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形状各异,有的黏附成团,或成条索状,没有吸附蛋白的仍成球形。微球的包封率均值(n=4)是21.4%,通过皮下免疫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免疫小鼠6周后(第2周加强免疫1次),可见不同的佐剂免疫C57BL/6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不同,微球疫苗组诱导产生的IgG1抗体水平较同剂量的铝佐剂组和溴化二甲基双十八胺(DDA)组明显升高,(平均滴度分别为3805、1270、2262);微球疫苗诱导产生IgG2b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组,略低于DDA组,(平均滴度分别为1131、475、2653)且微球组和DDA组跟对照组(E7蛋白)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诱导产生的IgG2c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组和DDA组(平均滴度分别为150、36、106)。结论(1)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两种微球表面光滑,成球形,且大小均匀,但是以微球吸附蛋白的吸附率较高,因为在微球的制备中,药物的包封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2)人乳头状瘤病毒E7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作为疫苗输送体可以明显的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为治疗性宫颈癌疫苗及宫颈癌术后联合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开发更好的疫苗进行探索。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前言  9-13
第一部分 BSA-PLGA微球的制备  13-20
  一. 实验材料  13-14
  二. 实验方法  14-16
  三. 实验结果  16-19
  四. 实验结论和讨论  19-20
第二部分 HPV16-E7蛋白-PLGA微球的制备  20-28
  一. 实验材料  20-21
  二. 实验方法  21-23
  三. 实验结果  23-26
  四. 实验结论和讨论  26-28
参考文献  28-30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表  30-31
附录2 综述  31-37
  参考文献  35-37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7-38
致谢  38

相似论文

  1. 水热法制备氧化物中空微球,TB383.4
  2. Breath Figure法构建若干漆酚金属聚合物规则图案的研究,O634
  3.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4.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5.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6. 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R-332
  7.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8. 玻璃体内注射用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的合成及鉴定研究,R943
  9. 基于磁流体组装的空心磁性碳微球及其功能性复合体,TB383.4
  10. 去甲斑蝥素固脂分散体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的制备与药效学研究,R943
  11. 热膨胀微球的合成研究,TQ316.335
  12. bFGF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促雪旺细胞分裂增殖的研究,R651.2
  13. 孔隙结构可控的三维多孔细胞支架研制,R318.08
  14. 孔隙结构可控的生物多孔陶瓷研制,R318.08
  15. 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实验研究,R779.6
  16. 镁合金表面可降解聚合物涂层对镁合金耐蚀性规律的研究,TG174.4
  17. 有机酸控制合成聚苯胺纳/微米结构,TB383.1
  18. 复合BMSCs的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R318.08
  19. 壳聚糖修饰的Lysozyme-PLGA阳离子纳米药物的研究,R943
  20. 千层塔炮制及其活性成分HupA的可注射缓释凝胶的研究,R283
  21. 罗红霉素微球及其片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R9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