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作 者: 刘洪
导 师: 李平华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分类号: R77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与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70眼);其中男性25例(26眼,其中一人是双眼),女性42例(44眼,其中两人是双眼)。3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人工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小梁组),37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以下简称房角组);随访时间3-12个月,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房角、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结果:1眼压:小梁组术前眼压为45.83±15.97mmHg,术后眼压为15.18±5.62mmHg(P<0.01);房角组术前眼压为41.36±13.06mmHg,术后眼压为17.09±7.66mmHg(P<0.01)。小梁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30.66±14.15mmHg,房角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22.35±8.7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力:术后12个月时复查视力:小梁组27眼(81.8%)术后末次视力提高1行以上,4眼(12.1%)术后末次视力基本无变化(以术前所测视力为标准,国际标准视力表上下1行范围),1眼(3.1%)术后视力下降1行以上,术前、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61,P<0.01);房角组34眼(91.9%)术后末次视力提高1行以上,2眼(5.4%)术后末次视力基本无变化,1眼(2.7%)术后视力下降1行以上,术前、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96,P<0.01);小梁组和房角组术后视力比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63,P=0.677)。3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4706±0.2034mm、3.2794±0.3772mm(P<0.01);房角组术前、术后分别为1.5168±0.1879mm、3.5832±0.3186mm(P<0.01);小梁组和房角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幅度分别为1.8088±0.3879mm和2.0665±0.27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4.1周边前房深度:将周边前房深度分级视为等级变量,小梁组术前、术后周边前房深度分别为1.1515±0.3641、2.9091±0.2919(P<0.01);房角组术前、术后分别为1.1081±0.3148、3.9730±0.1644(P<0.01)。4.2房角:采用spaeth房角分类法,将spaeth房角分类法中房角形态的A、B、C、D分别视为等级变量1、2、3、4做统计学分析,小梁组术前、术后房角分别为1.0606±0.2423、3.6061±0.4962(P<0.01);房角组术前、术后分别为1.1078±0.3145、3.9149±0.2767(P<0.01);术后小梁组和房角组房角分别为3.6061±0.4962和3.9189±0.2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5.1晶状体厚度:术前小梁组、房角组晶状体厚度分别为5.0482±0.2311mm、5.0584±0.2274mm(P=0.853);术后小梁组和房角组人工晶体厚度均不足1mm,两种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晶状体厚度变化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眼轴长度:小梁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分别为21.7858±0.5374mm、21.8176±0.5209mm(P=0.102);房角组术前、术后分别为21.8138±0.5526mm、21.8543±0.4808mm(P=0.086)。5.3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术前小梁组、房角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0.2319±0.0121、0.2321±0.0125(P=0.944);术后小梁组和房角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0.0446±0.0113、0.0447±0.0115(P=0.967)。6术后并发症:术后角膜水肿小梁组5眼(15.2%),房角组5眼(13.5%);虹膜纤维素样渗出及前房炎症小梁组9眼(27.3%),房角组2眼(5.4%);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小梁组2眼(6.1%),房角组1眼(2.7%);术后浅前房小梁组6眼(18.2%),房角组1眼(2.7%);结膜滤泡渗漏小梁组2眼(6.1%);脉络膜脱离小梁组3眼(9.1%),房角组无;瞳孔人工晶体粘连者小梁组3眼(9.1%),房角组2眼(5.4%);后发性白内障小梁组2眼(6.1%),房角组1眼(2.7%)。7.手术成功率:70例患眼完全成功60眼(85.71%),条件成功7眼(10.00%),失败3眼(4.29%);其中小梁组(共33眼)完全成功30眼(90.91%),条件成功2眼(6.06%),失败1眼(3.03%);房角组(共37眼)完全成功30眼(81.08%),条件成功5眼(13.51%),失败2眼(5.4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联合房角分离术均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小梁组在眼压控制方面的术后疗效优于房角组;房角组在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幅度和房角形态变化方面的术后疗效优于小梁组;小梁组的术后并发症多于房角组。

全文目录


符号说明  6-7
中文摘要  7-11
英文摘要  11-17
前言  17-19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9-26
  1 临床资料  19-21
  2 研究方法  21
  3 仪器及手术耗材  21-22
  4 检查方法  22-23
  5 治疗及手术方法  23-24
  6 术后随访  24-25
  7 手术成功率标准  25
  8 统计方法  25-26
第二章 结果  26-40
  1 眼压  26-27
  2 视力  27-31
  3 中央前房深度  31-32
  4 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  32-36
  5 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  36-37
  6 术后并发症  37-38
  7 手术成功率  38-40
讨论  40-49
  1 APACG 的发病因素及机制  40-41
  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治疗方法及局限性  41-42
  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PACG 的原理  42-43
  4 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及一次性青光眼白内 障联合手术的优势  43-45
  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 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 APACG 的比较  45-47
  6 展望  47-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4
文献综述  54-65
   参考文献  61-65
致谢  65-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6

相似论文

  1.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未脱镜相关因素分析,R779.66
  2. 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后人工晶体屈光度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779.63
  3. 大连地区中年人白内障危险因素研究,R776.1
  4. 不同切口设计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变化的研究,R779.66
  5. 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波形蛋白基因外显子和启动子的研究,R776.1
  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不同切口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研究,R779.66
  7.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眼的临床疗效观察,R779.66
  8. IL-2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相关研究,R779.66
  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因素分析,R779.6
  10. 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实验研究,R779.6
  11. 遗传性白内障与基因突变和蛋白质功能改变,R776.1
  1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研究,R779.6
  13. 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的形态学研究,R779.6
  14. 兔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包裹巩膜瓣术式的实验研究,R779.6
  1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手术疗效分析,R779.6
  16. 小梁切除术后屈光改变的临床分析,R779.6
  17. 术前常规检查与选择性检查对白内障手术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779.66
  18.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系统评价,R779.6
  19.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术后黄斑厚度变化的初步观察,R779.6
  20. 青白联合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厚晶状体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779.6
  21. 姜黄素抗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实验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眼外科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