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的形态学研究

作 者: 庞云
导 师: 廖洪斐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巩膜池 小梁切除术 葡萄膜巩膜途径 异硫氰酸荧光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分类号: R77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和常规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可能的降压机制。对象和方法:1、实验对象及分组: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60眼,体重2.5-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挑选20只40眼为实验组,右眼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为实验组Ⅰ,左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为实验组Ⅱ。另10只20眼为空白对照组未行任何手术。2、手术方法: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实验组Ⅰ做以角膜缘为基底,厚为巩膜1/3的巩膜瓣,约4mm×4mm大小,剥离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在浅层巩膜瓣下的深层巩膜上,再做同样基底的1/3巩膜厚的中层巩膜瓣(大小约3mm×3mm),将其切除。沿角巩膜后缘水平剪下2mm×1mm的深层组织,10/0线间断缝合巩膜瓣,水密缝合结膜瓣。实验组Ⅱ按常规小梁切除术操作。3、术后观察:术后1周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前房反应,滤过泡,眼底情况等。记录滤过泡比例,监测术前、术后眼压变化,并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UBM观察滤过口、流出道及睫状体的情况。挑选无并发症模型进行下一步研究。4、荧光示踪剂实验:术后1周,取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各10眼,空白组5只10眼,前房穿刺注入2mg/ml FITC-Dextran示踪剂10μl,于2,4,6,8,10h,各处死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各2眼,空白组1只2眼,迅速摘除眼球,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睫状体、房水池、脉络膜上腔、前、后巩膜和脉络膜的荧光强度等级。5、HRP追踪实验:术后1周,另取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各10眼,空白组5只10眼,前房穿刺注入0.2mg/mlHRP10μ1,60 min后经颈动脉灌注固定液350ml,迅速摘取眼球,作冰冻切片,观察HRP随房水流动的分布情况。并行MASSION染色观察滤过道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及睫状体有无脱离。结果:1、手术结果:实验组工和实验组Ⅱ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4±2.68mmHg,18.37±2.75mmHg,t值0.32,P=0.96),术后1周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眼压较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7±2.66mmHg,13.31±2.50mmHg,t值0.3,P=0.29)。2、荧光示踪剂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间各部位荧光强度比较均为:睫状体、巩膜池、脉络膜上腔荧光强度最强,前巩膜次之,后巩膜、脉络膜的荧光强度最低。实验组Ⅰ葡萄膜巩膜途径各部位的荧光强度均强于实验组Ⅱ、空白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葡萄膜巩膜途径各部位荧光强度强于实验组Ⅱ(P<0.01)。3、HRP追踪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Ⅰ结膜下、小梁网见散在的棕黄色HRP颗粒分布,睫状体间隙、睫状体上腔、巩膜瓣下、脉络膜、脉络膜上腔均可见密集的HRP颗粒呈强染色;实验组Ⅱ结膜下见密集的HRP颗粒呈强染色,睫状体间隙、小梁网见棕黄色HRP颗粒散在分布,巩膜瓣下、脉络膜、脉络膜上腔见少量HRP颗粒呈弱染色,睫状体上腔未见明显HRP颗粒分布。空白对照组结膜下、小梁网、睫状体间隙、虹膜睫状体突见散在的HRP颗粒分布,脉络膜、脉络膜上腔见少量HRP颗粒分布。结论:1.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早期降压效果相似。2.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房水除常规小梁切除滤过口外引流外,通过巩膜池还增加了房水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3.用FITC-Dextran示踪剂和HRP追踪结果提示: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的早期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较常规小梁切除术明显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引流是兔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早期降眼压的主要机制之一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中英文缩略词表  10-11
第1章 引言  11-14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14-20
  2.1 实验动物和分组  14
  2.2 主要试剂  14
  2.3 主要实验仪器  14-15
  2.4 动物模型制作  15-16
    2.4.1 麻醉用药及其方法  15
    2.4.2 术前准备  15
    2.4.3 操作过程  15-16
  2.5 眼压测定  16
  2.6 术后观察  16-17
  2.7 前房注入FITC-Dextran示踪剂  17-18
    2.7.1 冰冻切片制作  17
    2.7.2 荧光强度等级判定标准  17-18
  2.8 前房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18
    2.8.1 DAB成色反应  18
  2.9 MASSION染色  18-19
    2.9.1 MASSION染色步骤  19
  2.10 统计学处理  19-20
第3章 结果  20-26
  3.1 并发症情况  20
  3.2 滤过泡情况  20-21
  3.3 眼压变化  21-22
  3.4 UBM观察  22-23
  3.5 荧光显微镜观察  23-24
  3.6 光学显微镜观察  24-26
    3.6.1 HRP观察  24-25
    3.6.2 MASSION染色结果  25-26
第4章 讨论  26-32
  4.1 兔滤过性手术模型的建立  26-27
  4.2 建模成功的指标  27-28
  4.3 观察时间的选择  28
  4.4 示踪剂的选择  28-29
  4.5 FITC-Dextran荧光观察  29-30
  4.6 HRP光镜观察  30-32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32-33
  5.1 结论  32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32-33
致谢  33-34
参考文献  34-37
附图  37-44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4-45
综述  45-52
  参考文献  50-52

相似论文

  1. 天然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的快速发现及活性研究,R284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因素分析,R779.6
  3. 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实验研究,R779.6
  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研究,R779.6
  5. 兔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包裹巩膜瓣术式的实验研究,R779.6
  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手术疗效分析,R779.6
  7. 小梁切除术后屈光改变的临床分析,R779.6
  8.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系统评价,R779.6
  9.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术后黄斑厚度变化的初步观察,R779.6
  10. 青白联合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厚晶状体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779.6
  11. 姜黄素抗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实验研究,R285.5
  12. 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R779.6
  13. Avastin(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系列研究,R96
  14. T-PA联合MMC在滤过手术中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R779.6
  15. 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R779.6
  16.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两类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927
  17. 低分子肝素在兔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研究,R779.6
  18. 巩膜池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R779.6
  19.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R779.6
  20. 兔眼滤过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R77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眼外科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