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寒地区施肥对马铃薯生理、块茎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作 者: 马福荣
导 师: 张永成
学 校: 青海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关键词: 高寒地区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施肥
分类号: S5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青薯10号为材料,采用“3414”实验设计方案,在马铃薯生育阶段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对各时期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收获时对马铃薯进行考种并在收获后一个月内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马铃薯株高随着施肥量的不同有显著性差异;茎粗、主茎数、分枝数与施肥量差异不显著。2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在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随着肥料的不同配比具有显著差异,各小区叶绿素含量差异随着生长进程,有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随着肥效的发挥,各小区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在成熟期各小区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P、K的增加成正相关,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各因子马铃薯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K>N>P,K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N肥和P肥,并且肥料的不足和过量均会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4在本次试验中,P肥的多少对还原糖含量影响较大,其次为K肥、N肥;K肥对Vc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P肥和N肥并且P肥的不足和过量均会导致Vc含量的下降;P肥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K肥和N肥;K肥对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N肥和P肥。5经统计分析,理论上得到马铃薯氮、磷、钾肥最佳施肥方案是:N肥220.20-266.25 kg/hm~2,P肥125.55-137.55 kg/hm~2,K肥77.55-83.7 kg/hm~2。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前言 10-17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马铃薯的营养特性 11-12 1.3 马铃薯产量与品质形成研究现状 12-16 1.3.1 马铃薯高产栽培措施 12-13 1.3.2 马铃薯的需肥特点 13-14 1.3.2.1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1.3.2.2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14 1.3.3 马铃薯平衡施肥 14-16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7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17-25 2.1 供试材料 17 2.2 供试肥料 17-18 2.3 试验地概况 18 2.4 试验设计 18-20 2.5 设计路线 20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20-24 2.6.1 农艺性状的调查 20-21 2.6.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1 2.6.3 品质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21-24 2.6.3.1 淀粉含量的测定(碘比色法) 21 2.6.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21-22 2.6.3.3 还原糖含量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22-23 2.6.3.4 块茎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23-24 2.7 统计分析方法 24-25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25-53 3.1 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5-30 3.1.1 施肥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25 3.1.2 施肥对株高的影响 25-27 3.1.3 施肥对茎粗的影响 27-28 3.1.4 施肥对主茎数的影响 28-29 3.1.5 施肥对分枝数的影响 29-30 3.2 施肥对马铃薯叶绿素的影响 30-38 3.2.1 不同时期各小区叶绿素含量分析 30-32 3.2.2 初花期叶绿素含量分析 32-33 3.2.3 盛花期叶绿素含量分析 33-35 3.2.4 终花期叶绿素含量分析 35-36 3.2.5 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分析 36-38 3.3 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8-45 3.3.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38 3.3.2 相关回归分析 38-39 3.3.3 主效应分析 39-40 3.3.4 单因素分析 40-43 3.3.5 互作效应分析 43-45 3.3.5.1 氮磷肥互作效应分析 43-44 3.3.5.2 氮钾肥互作效应分析 44 3.3.5.3 磷钾肥互作效应分析 44-45 3.4 施肥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45-53 3.4.1 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45-48 3.4.2 马铃薯维生素C 含量分析 48-49 3.4.3 马铃薯淀粉含量分析 49-51 3.4.4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分析 51-53 第4章 讨论 53-56 4.1 氮、磷、钾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4.2 氮、磷、钾肥对叶绿素的影响 53 4.3 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 53-54 4.4 氮、磷、钾肥对品质的影响 54-56 第5章 结论 56-58 参考文献 58-63 致谢 63-64 作者简介 64
|
相似论文
- 马铃薯交联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研究,TS236.9
-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 薯条的速冻工艺研究,TS215
-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 米粉品质改良研究,TS213.3
-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 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TS255.7
- 基于步进电机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研究,S224.2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土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