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949-1977年间黑河中游地区绿洲化时空过程研究
作 者: 代德磊
导 师: 颉耀文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1949-1977 干早区 黑河中游地区 绿洲化 时空过程
分类号: X1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河流域是我国土地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和实践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随着黑河中游绿洲的不断发展,用水矛盾已经目显突出,这对黑河下游地区的绿洲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黑河中游地区人工绿洲不合理开发,使黑河流域的绿洲生态屏障作用日益减退,甚至已经成为了沙尘暴的重要源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绿洲的变化情况,可以为绿洲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奠定基础,也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防沙治沙等提供基本依据和参考。本文在RS、GIS和GP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目视解译和文献资料重建的方法对黑河中游干流地区的绿洲进行了重建。研究中首先通过野外考察,调查走访,并参考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和政府等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别建立各自的解译标志或确定地物特征;然后手动数字化,对解放初期、1957、1963、1968、1973、1975和1977年的绿洲进行重建。最后运用GIS运算功能和空间分析方法确定典型年份的绿洲空间分布位置、范围和面积,比较相邻年份绿洲变化情况,并简要分析了绿洲变化成因。结论如下:1.从数量特征来看,黑河中游地区绿洲以面积的扩大为主要趋势。在变化趋势上,黑河中游地区的绿洲化呈现“两升一降”,以升为主的特点。只有从1957-1963年间绿洲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他时期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在数量变化上,解放初期的绿洲面积较小,只有150510.82hm2;到1957年出现较大增长,面积增加到319497.76 hm2,年均增长18776.33hm2;而后到1963年面积有所减少,面积为292835.80 hm2,年均减少4443.66 hm2;之后绿洲面积又呈递增态势,但增长相对缓慢,到1977年绿洲面积达到353498.10hm2。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黑河中游的绿洲主要分布在黑河及其支流两侧,旧干渠周围,且沿河流和干渠两岸向外扩张。即便是绿洲萎缩时期,绿洲缩小的区域也是以前开发过的耕地,由于某种原因而放弃开垦,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开发利用。从各分区分布来看,绿洲变化不完全一致,且各县区具有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无论是扩张或萎缩,均无规律,绿洲斑块比较破碎。它们主要分布在高台县南部,临泽县中部,甘州区中部和西北部,民乐的中部和北部,山丹的中部,肃南明花区等。3.从过程上看,黑河中游地区的绿洲发展逐步从不稳定状态过渡到相对稳定状态。从1949年到1963年,绿洲先出现大面积扩张,而后又大面积萎缩,绿洲处于不稳定状态。1963年以后,绿洲增长相对缓慢,绿洲的变化也较为稳定。但由于绿洲化与荒漠化始终同时存在,只是绿洲化的面积大于荒漠化的面积,因此整体上呈现出绿洲扩张的态势,也是绿洲总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4.黑河中游地区绿洲的变化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但在某些阶段自然因素也发挥了关键性影响。解放初期到1957年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绿洲面积迅速扩张。从1958-1963年期间,由于农业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人口数量下降显著,大量耕地被抛荒,使得人工绿洲面积大幅减少。1963年后,人口还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在“以粮为纲”的片面政策指导下,促进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1966年以后,由于气候适宜,降水较多,灾害性天气较少,为绿洲的扩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人口数量有所控制,但人口总数仍在增加,当时的农业政策提倡和鼓励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开垦荒地,并进行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改善水利条件,使中游地区土地开发稳步发展。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4 1.1.1 选题背景 12-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7 1.2.1 国外绿洲研究现状 14-15 1.2.2 国内绿洲研究现状 15-16 1.2.3 黑河流域研究现状 16-17 1.3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与创新 17-19 1.3.1 研究内容 17-18 1.3.2 论文框架 18 1.3.3 论文创新点 18-19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19-32 2.1 自然概况 20-23 2.1.1 地形地貌 20 2.1.2 气象气候 20 2.1.3 水文水系 20-21 2.1.4 土壤植被 21 2.1.5 自然灾害 21-23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26 2.2.1 行政区划 23 2.2.2 人口及民族 23-24 2.2.3 经济发展状况 24-26 2.3 绿洲开发简史 26-28 2.3.1 先秦时期 26 2.3.2 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26-27 2.3.3 隋唐与五代夏元时期 27 2.3.4 明清时期 27 2.3.5 民国时期 27-28 2.4 生态问题 28-32 2.4.1 毁草开荒、超载滥牧 28-29 2.4.2 土地沙漠化 29 2.4.3 土壤盐碱化 29-30 2.4.4 水资源问题突出 30-32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与研究方法 32-40 3.1 数据源 32-35 3.2 数据预处理 35-36 3.2.1 影像的合成 35 3.2.2 几何精纠正 35-36 3.2.3 影像的增强处理 36 3.2.4 影像的镶嵌、裁剪 36 3.3 研究方法 36-40 3.3.1 方法的建立 37-38 3.3.2 研究步骤 38 3.3.3 技术路线 38-39 3.3.4 结果验证 39-40 第四章 绿洲化过程重建 40-51 4.1 地方志记载时期(1949-1955)的绿洲重建 40-43 4.1.1 信息选取 40-41 4.1.2 土地开发 41-43 4.2 地形图时期(1956-1961)的绿洲重建 43 4.2.1 地物特征 43 4.2.2 绿洲重建 43 4.3 卫星相片时期(1962-1972)的绿洲重建 43-45 4.3.1 解译标志 43-45 4.3.2 绿洲重建 45 4.4 MSS影像时期(1973-1977)的绿洲重建 45-51 4.4.1 解译标志 45-46 4.4.2 绿洲重建 46-51 第五章 绿洲时空变化分析 51-67 5.1 绿洲数量特征的变化 51-54 5.1.1 绿洲数量特征的变化分析 51-53 5.1.2 绿洲各分区的数量变化分析 53 5.1.3 绿洲数量变化速率分析 53 5.1.4 绿洲数量变化类型分析 53-54 5.2 绿洲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 54-67 5.2.1 绿洲分布特征的变化 54-56 5.2.2 绿洲各分区分布特征的变化 56-67 第六章 绿洲时空变化成因探讨 67-75 6.1 自然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67-70 6.1.1 气温变化 67 6.1.2 降水变化 67-68 6.1.3 水资源变化 68-69 6.1.4 灾难性天气变化 69-70 6.2 社会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70-72 6.2.1 人口数量的变化 70-71 6.2.2 农业政策的变化 71-72 6.2.3 治沙造林种草 72 6.3 1949-1977年绿洲变化成因 72-75 6.3.1 1949-1957年的大幅扩张 73 6.3.2 1957-1963年的绿洲萎缩 73 6.3.3 1963-1968年的快速扩张 73-74 6.3.4 1968-1973年的缓慢增加 74 6.3.5 1973-1977年的持续增加 74-75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5-77 7.1 结论 75-76 7.2 展望 76-77 参考文献 77-80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0-81 致谢 81
|
相似论文
- 基于案例的地理时空过程表达模型研究,P208
- 时空数据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研究,P208
- 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风沙源工程影响分析,F301.24
- 明清及民国时期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绿洲化荒漠化时空过程研究,X171
- 海洋水文标量数据的时空过程可视化方法研究,P714.1
- 时空过程数据引擎,P208
- 区域时空信息与时空过程模型的GIS表达,F224
- 四域多级基态修正模型及其在动态土地利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P208
- 河北北部干旱区蜘蛛对牧草主要害虫控制的研究,S476
-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在城市水环境极限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TU993
- 网格环境下海洋标量场信息服务系统研究,P208
- 大连市城市发展扩散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研究,F299.2
- 西北干旱区黑河中游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S153.6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观测研究,S812
-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数据库设计与应用,S126
- 无缝时空的多域集成时空数据模型研究,P208
- 海洋环境综合数据时空建模与可视化研究,X834
-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Q948
- 面向网格的海量时空数据访问、集成与互操作研究,P208
-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