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引导”与“狂欢”的共生

作 者: 杨明
导 师: 牛鸿英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泛娱乐化 引导 狂欢
分类号: G2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电视的生活已不可想象了。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现在的电视节目虽然五花八门、形态各异,但是相当数量的电视节目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真人秀节目,甚至新闻节目都表现出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娱乐本身也无可厚非,因为娱乐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高雅适度的娱乐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娱乐只是生活方式中的一个元素,自身并没有善恶的伦理取向与对错的价值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娱乐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标志性特征。特别是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则为娱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瞬息万变的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娱乐文化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内容,使其成为当代消费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极。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推动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朝愈演愈烈之势发展。不可否认,娱乐化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媒体走向市场、走向大众、贴近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但近年来电视节目中范围过广、强度过大的娱乐符号充斥荧屏,甚至有人喊出了“娱乐至死”的口号。这种泛娱乐化的现象不仅对成年人产生了不良影响,与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伦理观、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也是背道而驰。中国电视媒体为了各自利益而无限度的大量模仿、复制娱乐化的电视节目,并在节目中以不断打破道德底线的方式来吸引陷入狂欢中的人们的注意,最终在大众的无意识狂欢下进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尤其是上述节目在产生过程中出现的娱乐泛化、异化等不良倾向使媒体的权威性减弱、公信力下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公众对于政治生活的关注,降低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从而延缓公民社会的进程。娱乐是大众生活不可去掉的一部分。一方面,受众需要娱乐,需要放松;另一方面,随着电视运营模式的转变,电视由原来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到市场经济的自负盈亏,从原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成了现在的自食其力。这一切改变都注定电视台要走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而娱乐节目和被娱乐包装的节目都是最适合市场化运作的产品好的节目应该是雅俗共赏的,并且能使得大多数的观众产生愉悦和身心放松的感觉。目前出现的这样分层严重的节目体系,是泛娱乐化思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电视节目提供娱乐是必要的,但如果娱乐的范围过广,强度过大,甚至达到无序无度的程度时,必然对观众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综合研究电视节目中泛娱乐化现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希望由此使得娱乐回归正常的轨道。本文的选题即是观察到了充斥荧屏的泛娱乐化现象。本文首先对“娱乐”、“娱乐化”及“泛娱乐化”的定义作了界定;随后列举了泛娱乐化现象在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等节目类型上的不同表现;接着本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造成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种种原因;然后分析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造成的几个方面的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文章的最后笔者提出了解决泛娱乐化现象的几点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1章 引言  8-12
第2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定义和表现  12-22
  2.1 泛娱乐化的定义  12-13
  2.2 泛娱乐化的表现  13-19
    2.2.1 泛娱乐化在新闻节目上的表现  13-15
    2.2.2 泛娱乐化在综艺节目上的表现  15-18
    2.2.3 泛娱乐化在电视剧上的表现  18-19
  2.3 电视和娱乐的辩证关系  19-22
第3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原因  22-28
  3.1 娱乐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22-23
  3.2 泛娱乐化现象契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  23-25
  3.3 泛娱乐化现象是构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25-28
第4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影响  28-42
  4.1 泛娱乐化现象强化了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功能  28-31
  4.2 泛娱乐化现象带来了电视制作编排的新锐理念  31-33
  4.3 泛娱乐化节目扮演了"社会减压阀"的角色  33-37
  4.4 电视泛娱乐化节目的雅俗之争  37-42
第5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发展方向  42-56
  5.1 "狂欢"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启示  42-45
  5.2 "守门人"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把关作用  45-47
  5.3 "人文精神"对泛娱乐化节目品位的提升效应  47-49
  5.4 电视节目生产中的一些具体措施  49-56
    5.4.1 细分电视观众的受众市场  49-51
    5.4.2 电视节目加强个性化经营倾向  51-54
    5.4.3 进一步加大电视节目的市场化流通  54-56
结论  56-58
参考文献  58-60
致谢  60-62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2

相似论文

  1.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2.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4.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5. 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比较研究,R699
  6. 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R714.22
  7.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8.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630
  9. “网络推手”的传播学解读,G206
  10. 网络传播中的精英现象探究,G206
  11.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12. 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G210
  13. 胡锦涛新闻思想研究,G210
  14. 娱乐脱口秀节目受众策略分析,G222
  15.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16. “山寨”文化传播内容研究,G122
  17. 校园BBS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8. 引导性日志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G424.21
  19. 蒙牛品牌叙事研究,F426.82
  20. 论麦卡勒斯四部小说中传统南方名门幻想的颠覆与真实南方的重构,I712.074
  2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6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节目制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