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 者: 冀会林
导 师: 张锦年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天津市 中小学 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分类号: G633.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师身心健康,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也自然成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因此,进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调查了天津市4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他们的职业倦怠情况以及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已经很高,只有低成就感维度略低于平均水平。(2)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不同性别的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存在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在低成就感维度上也存在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不明显。(4)不同学历的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上也存在差异,专科高于本科;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不明显。(5)不同年龄段的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不明显。(6)不同职称和周课时量的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三个维度上差异都很显著。(7)引起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各因素在个维度上的相关程度不同。(8)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组织因素和个性因素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呈负相关;工作期待与情感衰竭维度呈负相关,与其它两个维度呈正相关;工作负荷与去个性化维度呈正相关,与低成就感维度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只与低成就感维度呈正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1
  1.1 选题依据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1
2 文献综述  11-19
  2.1 相关概念界定  11-13
    2.1.1 职业倦怠  11-13
    2.1.2 教师职业倦怠  13
  2.2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13-15
    2.2.1 社会胜任模式(Social Competence model)  13-14
    2.2.2 生态学模式(Ecological framework)  14
    2.2.3 资源守恒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14-15
  2.3 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  15-16
    2.3.1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  15-16
    2.3.2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  16
  2.4 有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现状  16-19
    2.4.1 国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  16-17
    2.4.2 国内有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  17-18
    2.4.3 国内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状况  18-19
3 研究方法和手段  19-20
  3.1 文献资料法  19
  3.2 问卷调查  19-20
    3.2.1 调查对象  19
    3.2.2 调查量表  19-20
  3.3 数理统计法  20
4 研究结果分析  20-38
  4.1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20-22
  4.2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22-30
    4.2.1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表现的基本情况  22-29
    4.2.2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29-30
  4.3 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0-34
    4.3.1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性别的关系分析  30-31
    4.3.2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各年龄段的关系分析  31
    4.3.3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不同学历的关系分析  31-32
    4.3.4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不同职称的关系分析  32-33
    4.3.5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课时量的关系分析  33
    4.3.6 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分析  33-34
  4.4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水平的因素分析  34-38
    4.4.1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水平的因素题项分析  34-35
    4.4.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35-37
    4.4.3 教师职业倦怠三维度与可能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7-38
5 结论  38-39
6 对策  39-45
  6.1 社会角度  39-41
    6.1.1 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39-40
    6.1.2 建立对体育教师合理的社会期望  40
    6.1.3 运用有效地激励机制  40-41
  6.2 学校组织  41-43
    6.2.1 改善学校教学环境  41-42
    6.2.2 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  42
    6.2.3 增加体育教师进修、参与学校决策  42-43
  6.3 教师个人本身  43-45
    6.3.1 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43
    6.3.2 掌握应对策略,缓解职业倦怠  43-45
参考文献  45-48
附表  48-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中小学家校合作委员会组织运作研究,G636
  3.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4. 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715.1
  5. 华校校长领导风格、职业倦怠、文化焦虑现状以及关系的研究,G471.2
  6.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7.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研究,G637.2
  8. 学生上学交通问题调查研究,G639.2
  9.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G635.1
  10.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11. 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G633.96
  12.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D669
  13. 关于太原市小学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G623.8
  14. 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研究,G633.951
  15. 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G632.3
  16. 山西省运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G633.96
  17. 五个学习领域对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G633.96
  18. 中小学和少年宫的合作研究,G244
  19. 中日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G623.8
  20. 昆山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分析,C913.2
  21.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与管理的研究,G63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体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