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刘禹锡精神世界的发展演变探析

作 者: 郭艳
导 师: 曾志华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刘禹锡 精神世界 发展 演变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的文人兼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是荆棘遍布的,但生命也无疑是精彩成功的,如何使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走向胜利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因此,本文即试图分析刘禹锡在充满艰辛的生命中精神世界发展演变最终完善的过程。动态转变的阶段性心态与执着坚守的深层精神内涵是构成刘禹锡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的两大力量。正是其执着坚守的精神内涵使他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中有着与环境相应的心态特征,也正是心态的动态变化与发展使其对固有的品质更加坚持,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也更加丰富感人。可以说,挫折摧毁了刘禹锡的正常生活,却成就了他的人生,对抗中精神世界的光芒使挫折黯然失色,生命因此而更具有光彩。鉴于此,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也是文章的绪论,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概括了与刘禹锡精神世界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其次是对本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的说明,包括文本解读、数量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后是本文研究、写作过程中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对刘禹锡生存成长的时代背景的分析,分两节论述。时代决定了身处其中的文人的生存环境,更决定了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普遍心理。因此这部分首先对中唐前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吏治日坏的混乱局势做了剖析,了解了刘禹锡精神世界中固有因素的最初来源;其次论述转型时期文人的普遍心态,包括政治窘境带来的社会良知的考验、面临困境进退两难的尴尬及儒释道合一中寻求的平衡。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即对刘禹锡精神世界中因生存状态转变而表现的心态的动态转变的论述。本部分以刘禹锡坎坷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分五节探究。包括永贞革新及以前青少年刘禹锡的锋芒毕露、锐意进取;漫长的朗州连州贬谪生活中的自我抑制、被动接受;夔州和州无奈接受后走向自觉调适、自我重新定位;回朝及再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时不改初志、勤于政务;闲居洛阳时的悠然闲适又老而不衰。每个阶段中又因经历的曲折亦有其复杂性。第四部分是本文另一个重点,即透过动态变化看出他精神世界中固有的精神内涵。正是这些使刘禹锡具有独立于同时代文人的感人风采,也使他在应对不同生存状态时有心态的相应调整。主要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兼济精神、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傲视挫折的超越精神。这些精神在本质上有其相通之处并完美结合存在于刘禹锡精神世界中,任环境怎样剧烈冲击也消磨不掉。第五章即本文的结语,着墨不多却是前几部分大量论述后的结论。刘禹锡的精神世界是复杂但有迹可循的,是在发展变化与坚守中完善的,是转变的心态与不变的内涵共同熔铸而成的。动态的心态是以精神内涵为基础的转变,而精神内涵也在心态的转变中得以坚守,两者相互促进才有了刘禹锡精神世界的丰富感人与坚不可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4
  1.1 研究现状  9-1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1-12
  1.3 创新与不足  12-14
第2章 时代背景  14-20
  2.1 中唐前期社会背景影响  14-16
  2.2 社会转型时期文人的普遍心态  16-20
第3章 波折人生中的心态阶段性转变  20-75
  3.1 锋芒毕露、锐意进取——永贞革新及以前  20-27
    3.1.1 坚定信念的熏陶与培养  21-23
    3.1.2 毫不掩饰的自信与才能  23-25
    3.1.3 充分外露的锋芒与魄力  25-27
  3.2 自我抑制、被动接受——朗州、连州时期  27-45
    3.2.1 身份骤变引起的抑郁愤慨  27-32
    3.2.2 失望与希望交织中内心的矛盾挣扎  32-35
    3.2.3 充溢于言辞的反抗斗争  35-40
    3.2.4 压抑中对愁苦的无奈消解  40-45
  3.3 自觉调适,重新定位——夔州、和州时期  45-59
    3.3.1 冷静反思后渐趋平和  46-49
    3.3.2 主动调适后走向现实关怀  49-53
    3.3.3 理性感性协调中人生高度的上升  53-56
    3.3.4 隐约流露的余愁  56-59
  3.4 执着依旧,勤于政务——回朝及再出时期  59-66
    3.4.1 崎岖仕途中不改本性  60-63
    3.4.2 不遗余力施展政治才干  63-66
  3.5 悠然闲适,不失其志——洛阳闲居时期  66-75
    3.5.1 心态淡定品读生命晚景  67-70
    3.5.2 诗酒唱和不坠青云之志  70-72
    3.5.3 平和背后的矛盾和隐忧  72-75
第4章 转变中执着坚守的精神内涵  75-102
  4.1 以天下为己任的兼济精神  75-84
    4.1.1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76-81
    4.1.2 时刻关注民生疾苦的亲民情怀  81-84
  4.2 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84-94
    4.2.1 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84-87
    4.2.2 对君子人格的坚决守护  87-90
    4.2.3 对生命宽度的不断拓展  90-94
  4.3 傲视挫折的超越精神  94-102
    4.3.1 面对挫折积极乐观,不失豪情  94-99
    4.3.2 面对不平敢于揭露,正气逼人  99-102
第5章 结语  102-104
参考文献  104-107
致谢  107-10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8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6.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7.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8.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9.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0.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1.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2.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3.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4.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6.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8.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19.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0.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2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