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

作 者: 郭瑞蕾
导 师: 张海沙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佛寺 诗歌 地域文化 皇权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安佛寺唐代都城中极其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与公共活动空间,共计一百六十多位名唐代诗人在长安佛寺中留下了近六百首佛寺诗歌,使长安成为唐代产生佛寺诗歌最多的地区。由于深受长安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佛寺诗歌呈现出鲜明特征。长安城内外佛寺的地理分布特征扩大了佛寺自身功能,方便诗人到寺活动,激发了诗人的寺院诗歌创作。长安文人的集会、游赏、科举、隐逸等风习促使诗人乐于选择佛寺为活动场所,带动了不同主题、多种风格、多重心态下的寺院诗歌创作。长安佛寺与皇权密切相关,使长安地区的寺院诗歌在内容、题材、风格上富有浓重的皇权文化烙印,并生成了别具一格的佛寺应制诗。长安佛寺环境推动了佛寺登高诗、佛寺山水诗、佛寺园林诗三种佛寺写景诗的创作,并构成了寺院诗歌雄浑壮阔、清峭幽丽、闲淡精致三种写景诗歌美学意蕴。长安佛教的世俗化转型引起了长安佛寺诗风的世俗化流变,体现为诗歌语言、诗歌主旨、诗歌意境不同程度的世俗化流变。上述五种层面典型地体现出长安宗教地域文化对长安佛寺诗歌的创作影响,代表长安佛寺诗歌创作的突出特色。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7
绪论  7-13
  第一节 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  7-11
  第二节 研究范围界定  11-13
第一章 唐代长安佛寺的分布与诗歌创作  13-27
  第一节 长安城内佛寺分布与诗歌影响  14-21
  第二节 长安城郊佛寺分布与诗歌影响  21-27
第二章 唐代长安文人风习与佛寺诗歌创作  27-46
  第一节 长安文人集会风习与佛寺诗歌创作  27-32
  第二节 长安文人游赏风习与佛寺诗歌创作  32-36
  第三节 长安文人举业风习与佛寺诗歌创作  36-40
  第四节 长安文人隐逸风习与佛寺诗歌创作  40-46
第三章 唐代长安皇权文化与佛寺诗歌创作  46-66
  第一节 唐统治者与长安佛寺之关系  46-50
  第二节 唐代长安佛寺诗歌中的皇权色彩  50-58
  第三节 唐代长安佛寺应制诗歌探析  58-66
第四章 唐代长安佛寺环境与诗歌写景风格  66-81
  第一节 佛寺登高诗之雄浑开阔  66-70
  第二节 佛寺山水诗之清峭幽丽  70-74
  第三节 佛寺园林诗之精致闲淡  74-81
第五章 唐代长安佛教转型与寺院诗风流变  81-96
  第一节 唐代长安佛教的发展演变  81-85
  第二节 佛教转型下的长安寺院诗风流变  85-96
结语  96-98
注释  98-108
参考文献  108-116
附录  116-129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129-130
后记  130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4.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5.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6. 永州纸马艺术研究,J217
  7. 明朝初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K248
  8.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9. 初唐四杰的赋作研究,I207.22
  10.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11. 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I207.41
  12. 诗歌类蒙养教材的教育价值研究,G623.2
  13. 论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G633.3
  14. 地域文化符号在商业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524.3
  15. 高要市蚬岗镇八卦村传统聚落研究,K928.5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TU986.5
  17. 邹浩诗校注,I207.22
  18. 李怀民诗歌研究,I207.22
  19. 汪藻诗歌研究,I207.22
  20. 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主体性研究,H315.9
  21. 低碳理念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F592;F20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