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古代雩祭礼制研究

作 者: 宋红玉
导 师: 张文安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雩祭礼制 文化学分析
分类号: K2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雩祭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应对旱灾向神灵祈雨的宗教现象,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共有的文化现象。与其他各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人将祈雨称之为“雩祭”,并且用一套礼法将其加以规范化,因此雩祭礼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类型的一个显著标志。借助对雩祭礼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和文化考察,深入剖析这种宗教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原理,增强当今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信心,这是本文从事中国古代雩祭礼制研究的学术旨趣。本文主要以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层的祈雨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的相关知识,对古代各个时期的雩祭礼制进行了总体探讨和比较,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早期的祈雨现象结合起来,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利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对此加以阐释。对此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的雩祭礼同世界其他各民族一样,都是一项古老普遍的应付旱灾的迷信手段。在此部分,通过大量的事例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古代雩祭礼和其他各民族存在着很多的共性,比如早期的国王都是王权和神权的化身,兼任祭司的角色;祈雨时都使用巫术手段等。通过这一节的论述,对中国古代雩祭礼制现象进行整体认识,进一步探讨雩祭的来龙去脉及其具体内容。第二部分:雩祭礼制的历史考察。此部分又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雩的来历和含义进行考释。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考释,解决中国古人为什么称“祈雨”为“雩”这一问题。第二,论述中国历代雩祭仪式及特点,这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依据各个时期雩祭礼制特点的不同,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时期进行探讨:一、史前及夏商时期。这是雩祭礼的雏形阶段,这时还没有形成规范的雩祭礼制仪式。二、周代及春秋战国时期。雩祭礼制的形成阶段,雩祭礼的举行有了固定的时间、地点和规范的礼乐制度,统治者还能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对雩祭加以控制运用。三、秦汉时期。雩祭礼的恢复和发展阶段,西汉在恢复西周雩祭礼的同时,又根据当时社会流行的阴阳观念为雩祭礼制套上了神秘的面纱。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雩祭礼制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玄学的盛行使这一时期的雩祭礼出现了许多怪诞的事例,带有神话的色彩。五、隋唐五代时期。雩祭礼制回归正统仪式阶段,雩祭礼主要效仿周制但略有不同。五代时雩祭有了新发展,佛教祈雨仪式引入中国。六、宋元明清时期。雩祭礼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雩祭仪式有所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祈雨法,仪式程序也更加完备。第三,考证历代雩坛的形制并论述其演变。通过对历代雩坛的形制进行考察并阐述其发展演变,目的使人们对雩祭礼制有更确切的认识。第三部分:此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主要对古代雩祭进行了文化学方面的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归纳总结出雩祭的一般特征,包括时间、对象和禁忌三个方面。雩祭礼不单单是一种礼制,它的实施中存在大量的禁忌现象,而禁忌又是宗教的伴生物,因此雩祭礼也带有宗教的色彩。二、论述了雩祭礼在古代社会中所起到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神化王权功能、保护生态功能和凝聚民心加强团结的功能。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6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0-11
  二、前人学术研究综述及本论文的新目标  11-16
第一章 雩祭:一项古老普遍的人类应付旱灾的迷信手段  16-21
第二章 中国古代雩祭的历史考察  21-47
  第一节 "雩"义考释  21-24
    一、"雩"字的起源及训解  21-22
    二、"雩"的定义  22-24
  第二节 中国古代雩祭礼仪的历史考察  24-39
    一、史前及夏商时期雩祭仪式  24-27
    二、周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雩祭仪式  27-29
    三.秦汉时期雩祭仪式  29-31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雩祭仪式  31-33
    五、隋唐五代时期雩祭仪式  33-35
    六、宋元明清时期雩祭仪式  35-39
  第三节 历代雩坛的形制  39-47
    一、雩坛图考  39-45
    二、雩坛形制的演变  45-47
第三章 古代雩祭的文化学分析  47-56
  第一节 古代雩祭的一般特征  47-53
    一、时间  47-48
    二、对象  48-51
    三、地点  51
    四、禁忌  51-53
  第二节 古代雩祭的文化功能  53-56
    一、神化王权的功能  54
    二、生态保护功能  54-55
    三、凝聚民心加强团结的功能  55-56
结语  56-58
参考文献  58-62
致谢  62-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3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3.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7.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8.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0.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2.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3.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6.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7.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18.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9.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0.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21.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通史 > 研究、考订、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