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十七位针灸名家学术传承及流派探讨

作 者: 杨秋晔
导 师: 李赛美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当代 针灸名家 学术传承 流派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的针灸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通过众多医家反复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研究,我国针灸医学在研究深度及广度上都有长足进展。医家们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为中心,运用独特的方法,技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因而形成了众多的学说和流派,这对丰富和发展针灸医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者,许多学术思想在针灸学术界已具影响力,且拥有其继承人或拥护者,但对其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经验的层面,未曾从中整理出其较为完整的理论学说,挖掘其中存在的针灸流派因素,对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发展源流,存在现状,传承、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除了澄江针灸流派、江苏的陆氏针灸学术流派及上海的杨氏针灸学术流派有较为完整的研究之外,其他流派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况,而本课题对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正好可以弥补以上诸方面的不足。针灸学术流派是难得的学术结晶,是经过众医家学者学习认可后保存下来的,为避免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因无继承人或无文献记载而失传,应对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认真研究,对现存的针灸学术流派进行挖掘及总结,作为珍贵的针灸学术资料保存下来,这对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播与继承,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访谈实录及信息采集模板基础上,以“十五”、“十一五”立项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课题中200多位名老中医为筛选对象,根据其所属专业不同,从中筛选出17明针灸核心医家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流派发展现状及传承状况,从流派的角度分析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基于对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研究,运用“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当代各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创始人、当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学术特色、临证特点、师承关系、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对当今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临床疗效等问题,总结出流派分布图(包括师承脉络、地域分布等)2.总体分析当代针灸名老中医学术流派概况。参考各家学说教材、研究文章等对当代针灸名老中医学术流派进行总结提炼。3.分析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初步研究,我们得出总结出七个较为突出的针灸学术流派:郑氏家传手法、靳三针、澄江针灸学派、陈氏飞针、石氏针法、孙氏腹针、王氏针刺手法。通过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其存在共同点:针灸学术流派强调辩证论治、尤其经络辨证,以辩证施针,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并进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属络,它可以放映经络本身及所属脏腑的病证,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同时注重选穴配穴组方,由于不同穴位有不同的主治特点和规律,根据穴位的特定性能和治疗作用而选穴、配穴,灵活运用五腧穴、原络穴、俞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特定穴和经外奇穴,互增功效,以提高临床疗效。西医传入的影响,使当代中医学术发生了较之此前要激烈许多的变化,传统的学派在绵延,新学派在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与科技条件下产生,立足中医传统而融会现代科技,成为现代中医学派形成并发生影响的新特点。名老中医的特色经验、观点、思想既来自传统,又有所创新,并通过某种更可靠的方式绵延,形成新的学派。对于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传承研究可以看出,家传、师传与现代中医教育是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源流因素,而师传仍是当代针灸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但也不难发现,家传的传承方式明显减少。而相对于古代针灸流派,国际交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承方式逐渐为针灸学家们所推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第一部分 针灸流派研究概况  12-15
  1. 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12
  2. 古代针灸流派  12
  3. 现代针灸学术流派  12-14
    3.1 澄江针灸流派  12-13
    3.2 陆氏针灸学术流派  13
    3.3 杨氏针灸学术流派  13-14
  4. 小结  14-15
第二部分 名老中医学术精华及学术传承  15-58
  1. 郑魁山  15-18
  2. 程莘农  18-20
  3. 郭诚杰  20-21
  4. 张沛霖  21-24
  5. 秦亮甫  24-27
  6. 田从豁  27-30
  7. 张缙  30-32
  8. 于致顺  32-34
  9. 靳瑞  34-37
  10. 王翘楚  37-38
  11. 陈全新  38-41
  12. 石学敏  41-44
  13. 黄鼎坚  44-47
  14. 孙申田  47-49
  15. 张永树  49-51
  16. 孔昭遐  51-55
  17. 王国才  55-58
第三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探讨  58-59
第四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概述  59-64
  1. 郑氏家传手法  59
  2. 靳三针  59-60
  3. 澄江针灸学派  60-61
  4. 陈氏飞针  61-62
  5. 石氏针法  62
  6. 孙氏腹针  62
  7. 王氏针刺手法  62-64
第五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特点  64-67
  1. 流派形成的学术源流  64-65
  2. 流派的地域分布  65
  3. 流派学术思想共性  65
  4. 学术思想及治法的创新性  65-66
  5. 流派的学术传承  66-67
第六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的现状与未来  67-70
  1. 针灸流派的兴盛与没落的原因  67-68
  2. 流派弱化的利与弊  68
  3. 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法  68-70
第七部分 结语  70-72
  1. 结论  70
  2. 创新点  70
  3. 存在问题  70-71
  4. 展望  71-72
参考文献  72-74
附录  74-78
  附表一: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信息采集模板(例)  74-77
  附录二:本硕连读期间发表论著  77-78
致谢  78

相似论文

  1.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2.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4. 自主学习与高中语文(粤教版)现当代散文教学,G633.3
  5.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6.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8.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9.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0.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11. 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G423
  12.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641
  14. 平面构成在当代中国画构图中的应用,J212
  15. 当《蒙娜丽莎》遇上“山寨版”,J205
  16. 面朝黄土,背负青天,I206.6
  17. 杨之华早期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442.9
  18. 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J705
  19. 美的传承,J205
  20. 论“抄袭”与“借鉴”,J205
  21.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J2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