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及对痰瘀互结型临床疗效观察

作 者: 王南苏
导 师: 赵秋生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妇科学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瘀互结型 桂枝茯苓丸 胰岛素抵抗 高雄激素血症 脂联素
分类号: R27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与生殖及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疾病,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最常见病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异常,主要包括: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增大、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从单靠卵巢形态和组织学上的变化,转变为着重于生物化学内分泌领域的异常。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根据PCOS大鼠FPG、血清FINS、ADG、APN等糖脂代谢和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PCOS大鼠的作用机理,为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通过临床实验研究,比较桂枝茯苓丸加减与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通过观察月经周期、基础体温、胰岛素抵抗例数的改善情况,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睾酮(T)的水平变化情况,对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PCOS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PCOS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1.动物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Poretsky造模法制作PCOS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桂枝茯苓丸组),西药组(二甲双胍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第23天开始分别灌胃,每日称取大鼠体重,中药组25g/(kg. d)灌胃,二甲双胍组以270mg/(kg.d)进行灌胃,空白对照组和病理模型组每天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一次,四组均连续用药22d后眶后静脉采血5ml,分离血清,测定FPG、FINS、ADG、AP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2.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辨证为痰瘀互结型,符合病例筛选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5例,中药组以桂枝茯苓丸加白术、法半夏、陈皮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西药组给予二甲双胍作对照。两组共治疗3个月,停药观察3个月,记录患者月经周期、BBT、胰岛素抵抗例数的改善情况,及FPG、FINS、T的水平变化情况、妊娠结局。结果1.动物实验:(1)给药后FPG、FINS、HOMA-IR数值:模型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FPG、FINS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HOMA-IR数值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ADG值:空白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APN值:空白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有极其显著性差异: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IR与ADG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性;IR与APN相关性分析:IR与APN呈负相关。2.临床实验:(1)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中药组治愈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7%;西药组治愈1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3%。总体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月经周期改善:中药组月经恢复规律者5例,周期<40天者7例,周期≥40天者3例,月经周期基本接近正常也即周期改善率80%;西药组月经恢复正常周期者1例,周期<40天者6例,周期≥40天者8例,周期改善率为46%。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基础体温比较:中药组恢复双相者11例,单相者4例;西药组恢复双相者4例,单相者11例。两组治疗后基础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生育要求患者妊娠率比较:在治疗后停药3月内统计妊娠率。中药组共有5例妊娠,妊娠率为41.7%:西药组有1例妊娠,妊娠率为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FPG、FINS、T水平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FPG、FINS、T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FPG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FINS、T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6)两组IR例数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含2例,西药组6例,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IR患者例数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西药组IR患者例数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动物实验:桂枝茯苓丸能有效降低PCOS大鼠FPG、血清FINS、ADG、HOMA-IR值,且降低大鼠FPG、FIN及ADG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桂枝茯苓丸能有效升高PCOS大鼠血清APN,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纠正PCOS大鼠低脂联素血症,作用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同;IR与ADG呈正相关性,与APN呈明显负相关。2.临床研究:(1)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PCOS患者,能缩短其月经周期、恢复双向基础体温,总体疗效上比较,优于二甲双胍组;(2)对于有生育要求的痰瘀互结型PCOS患者,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后妊娠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3)桂枝茯苓丸加减能明显降低痰瘀互结型PCOS患者FPG、血清FINS、T及胰岛素抵抗例数,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明显改善其胰岛素抵抗患者例数及高雄激素血症,与二甲双胍组有统计学差异;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引言  11-13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3-32
  1.1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13-18
    1.1.1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13
    1.1.2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3-14
    1.1.3 PCOS的中医临床分型及中医药治疗  14-18
  1.2 桂枝茯苓丸的研究基础  18-19
    1.2.1 桂枝茯苓丸临床治疗妇科疾病  18
    1.2.2 桂枝茯苓丸的药理研究  18-19
  1.3 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19-32
    1.3.1 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9-20
    1.3.2 西医对PCOS胰岛素抵抗的认识  20-23
    1.3.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3-25
    1.3.4 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25-29
    1.3.5 PCOS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进展  29-32
第二章 实验研究  32-38
  2.1 材料与方法  32-34
    2.1.1 实验动物  32
    2.1.2 饲料  32
    2.1.3 试剂与药品  32
    2.1.4 主要实验器材  32-33
    2.1.5 动物模型制备  33
    2.1.6 药物的制备  33
    2.1.7 分组与给药方法  33
    2.1.8 标本采取及指标测定  33-34
    2.1.9 数据统计学分析  34
  2.2 结果  34-38
    2.2.1 大鼠FPG、FIN、HOMA-IR水平比较  34-35
    2.2.2 大鼠血清ADG水平比较  35-36
    2.2.3 大鼠血清APN水平比较  36-37
    2.2.4 IR与ADG、APN的相关性  37-38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8-49
  3.1 资料与方法  38-40
    3.1.1 临床资料  38
    3.1.2 诊断标准  38
    3.1.3 病例选择标准  38-39
    3.1.4 研究方案  39-40
    3.1.5 实验材料  40
    3.1.6 数据统计学处理  40
  3.2 结果  40-49
    3.2.1 一般资料比较  41
    3.2.2 总疗效比较  41-42
    3.2.3 治疗后月经周期改善情况  42-43
    3.2.4 治疗后基础体温比较  43-44
    3.2.5 妊娠率比较  44
    3.2.6 生化指标  44-47
    3.2.7 胰岛素抵抗(IR)例数比较  47-49
第四章 讨论  49-54
  4.1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选取与建立  49
  4.2 痰瘀互结是PCOS临床常见的主要病因病机  49-50
  4.3 桂枝茯苓丸加减的用药分析  50-51
  4.4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PCOS的结果分析  51-54
    4.4.1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1
    4.4.2 桂枝茯苓丸加减对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  51-52
    4.4.3 桂枝茯苓丸加减对PCOS大鼠低脂联素血症的影响  52
    4.4.4 桂枝茯苓丸加减对PCOS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52-54
结语  54-55
  1 结论  54
  2 不足与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62
附录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与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R580
  2.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3.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4.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HMW-脂链素影响,R544.1
  5.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75.5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7.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8. 脂联素基因去信号肽区原核表达及酶免检测方法研究,R392.1
  9.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探讨,R774.1
  10. 2型糖尿病个体中血清补体因子H,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R587.1
  11. 蛇床子素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285.5
  12. TAFI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R711.75
  13. 乳清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R587.1
  14.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R735.2
  15. 肥胖对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R587.1
  16. Ang(1-7)/MAS通路对长期高脂喂养大鼠胰岛微循环及其功能的影响,R587.1
  17. 骨桥蛋白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R589
  18. Ang(1-7)通过上调eNOS的表达保护长期高脂喂养大鼠的胰岛功能,R587.1
  19.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mRNA表达的影响,R587.1
  20. 1.tmTNF-α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及其分子机制 2.TNF-α保守序列突变体的构建及改构TNFRBP三聚体化研究,R587.1
  21. MicroRNA在PCOS大鼠模型卵巢中的表达,R711.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