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阔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 者: 张博文
导 师: 牟长城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森林湿地 火干扰 温室气体排放
分类号: S76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湿地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有1%的森林遭受火干扰的影响,在中高纬地区,林火更是出现频繁,火是森林湿地一个重要的干扰因子。本文以小兴安岭4种森林湿地类型: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油桦-修氏苔草(Betula ovalifolia-Carex schmidtii)灌丛沼泽、毛赤杨(Alnus sibiricα)沼泽、白桦(Betulαplαtyphyllα)沼泽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火干扰对生长季森林湿地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干扰对各类沼泽生长季节空气、土壤温度以及水位均具有显著影响。毛赤杨火烧样地、白桦重度火烧样地的空气和各层土壤温度,草丛、灌丛火烧样地的空气和0-10cm各层土壤温度,白桦轻度火烧样地空气和地表温度较对照样地均有提高。火干扰使各类沼泽水位下降,且白桦沼泽重度火干扰较轻度火干扰下降幅度更大。火干扰对各类型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影响。除白桦沼泽重度火烧样地外,其他各样地CH4通量的季节变化格局一致,均呈现春季吸收、夏秋季排放,秋季大于夏季的季节变化规律;重度火干扰使白桦沼泽CH4排放通量由弱排放转变为弱吸收,并改变了其季节分布格局,呈现春夏季弱吸收、秋季弱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火干扰改变了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分布格局,未火烧样地CO2排放通量春秋较低且相近,夏季排放最高,火干扰使其则转化为夏季>秋季>春季的季节分布格局。各类型沼泽火干扰前后N20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其通量较小但变化幅度较大。火干扰对白桦沼泽生长季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影响较弱。仅草丛沼泽对照样地、毛赤杨沼泽、白桦轻度火烧样地甲烷通量与个别土层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5)。土壤温度和地下水位是影响CO2排放的主控因子,火干扰提高了CO2排放通量与深层土壤温度的相关性。火干扰对生长季N20排放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仅灌丛沼泽火烧样地、白桦沼泽对照样地N20通量与个别土层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5)。各类型沼泽水位与CH4、N20排放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与CO2显著负相关。火干扰对CH4排放的影响与火干扰强度有关,白桦沼泽重度火烧后由CH4排放源转变为CH4的弱吸收汇,其他类型沼泽经火烧以及白桦沼泽经轻度火烧后,CH4排放源的强度均增强。火干扰削弱了各类型沼泽生长季节N20、土壤CO2的排放,且白桦沼泽轻度火干扰减弱幅度大于重度火干扰。火干扰增强了灌丛沼泽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33.9%,削弱了其他类型沼泽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12.7%~38.1%),且白桦沼泽轻度火干扰减小幅度大于重度。因此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湿地管理实践中可以适当开展计划火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5
  1.1 研究背景  8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8-13
    1.2.1 湿地科学的研究概况  8-9
    1.2.2 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源汇问题的研究进展  9
    1.2.3 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进展  9-11
    1.2.4 湿地生态系统N_2O通量的研究进展  11-12
    1.2.5 火干扰后森林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研究  12
    1.2.6 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12-13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4
    1.3.1 研究目的  13
    1.3.2 研究意义  13-14
  1.4 研究内容  14-15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15-17
  2.1 研究地概况  15
  2.2 样地设置  15-16
  2.3 研究方法  16
    2.3.1 样品采集  16
    2.3.2 样品分析  16
    2.3.3 环境因子测定  16
  2.4 数据处理  16-17
3 火干扰对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  17-27
  3.1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温度及水位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  17-19
  3.2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CH_4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19-21
  3.3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21-23
  3.4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N_2O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23-24
  3.5 讨论  24-25
    3.5.1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温度和水位的影响  24-25
    3.5.2 火干扰对CH_4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25
    3.5.3 火干扰对CO_2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25
    3.5.4 火干扰对N_2O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25
  3.6 本章小结  25-27
4 火干扰对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7-31
  4.1 火干扰对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7-29
    4.1.1 火干扰对CH_4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7
    4.1.2 火干扰对土壤CO_2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7-28
    4.1.3 火干扰对N_2O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8-29
  4.2 讨论  29-30
    4.2.1 火干扰对CH_4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9
    4.2.2 火干扰对土壤CO_2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29-30
    4.2.3 火干扰对N_2O排放主控因子的影响  30
  4.3 本章小结  30-31
5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量及温室效应贡献潜力的影响  31-35
  5.1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总量的影响  31-32
    5.1.1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CH_4排放总量的影响  31
    5.1.2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CO_2排放总量的影响  31
    5.1.3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N_2O排放总量的影响  31-32
  5.2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全球变暖潜势的影响  32-33
    5.2.1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全球变暖潜势的影响  32-33
    5.2.2 火干扰对森林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的影响  33
  5.3 讨论  33-34
  5.4 本章小结  34-35
结论  35-38
参考文献  38-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3-44
致谢  44-45

相似论文

  1.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计算,F326.3
  2. 小兴安岭南坡野猪栖息地选择及对农田危害的研究,S442.3
  3. 水热条件变化对泥炭沼泽中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的影响及其意义,P343.4
  4. 海拉尔含凝灰质储层压裂技术研究,TE357
  5. 基于RS的浙江省余杭区森林与湿地动态研究,TP751
  6. 碳关税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F752.0
  7.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S715
  8.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湿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研究,Q948
  9. 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和适宜性评价,S863
  10. 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S718.5
  11. 小兴安岭森林土壤氮形态研究,S714
  12.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S714.2
  13.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自然火干扰与林分结构研究,S762
  14. 自然火干扰对泰加林主要树种影响的年轮生态学分析,S718.5
  15. 小兴安岭落叶松沼泽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S714
  16. 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构建适生树种筛选研究,Q948
  17. 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及其干湿指示意义研究,S791.253
  18. 火干扰对重庆亚热带森林植被及土壤的影响,S762
  19.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S718.54
  20. 黑龙江小兴安岭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P618.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林火 > 森林火灾的成因、种类及影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