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纳米银、纳米金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作 者: 刘翠
导 师: 李保新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鲁米诺 纳米银 纳米金 人免疫球蛋白 汞离子
分类号: O65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探索是化学发光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把纳米粒子引入化学发光反应,将给化学发光分析注入新的活力。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阐述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重点介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如下:一、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通常情况下,Ag+是一种惰性的化学发光氧化剂。本研究发现,当纳米银存在时,Ag+却能够氧化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信号。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银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纳米银的粒径有密切的关系,即纳米银的粒径越小,化学发光信号越强。为了研究该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我们测定了此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在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与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银体系比较,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银体系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低的背景信号。此外,将纳米银标记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应用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银这个新的化学发光体系对人IgG(免疫球蛋白)进行定量测定。IgG在10-100 ng/mL浓度范围内时,与此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3 ng/mL。二、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金化学发光体系检测汞离子当没有Hg2+时,只含有T碱基的单链DNA吸附在纳米金表面,能够稳定纳米金粒子,避免盐诱导的团聚而处于分散状态,而分散状态的纳米金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催化能力小;当存在Hg2+时,只含有T碱基的单链DNA与Hg2+形成T-Hg2+-T结构,而T-Hg2+-T结构不能吸附在纳米金表面,加入盐以后纳米金就会发生团聚,而团聚态纳米金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催化能力强。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本文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检测Hg2+离子的方法。此外,研究发现寡核苷酸序列中T碱基的数目不同时,汞离子检测的线性范围也有明显的不同。单链DNA的T碱基数目为7时,Hg2+检测的线性范围是1.0×10-8-1.0×10-6mol/L:当含有10个T碱基时,Hg2+检测的线性范围是1.0×10-mil/L-1.0×10-7mol/L;T碱基的数目是13时,Hg2+检测的线性范围是1.0×10.m mol/L-5.0×10-9mol/L.可见,用短链的只含有T碱基的单链DNA时,适合检测浓度较高的汞离子;长链的只含有T碱基的单链DNA,适合检测浓度相对较低的汞离子。在加入掩蔽剂EDTA后,常见的金属离子(如K+、Co2+、Ca2+、Cr3+、Fe3+、Mg2+、Al3+、Cu2+、Pb2+、Mn2+、Zn2+、Cd2+)均不产生干扰。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综述  8-24
  1.1 贵金属纳米粒子  8-16
    1.1.1 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9-11
    1.1.2 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质  11-12
    1.1.3 纳米银纳米金的制备及稳定方法  12-16
  1.2 化学发光分析概述  16-23
    1.2.1 化学发光的定义及分析原理  16-18
    1.2.2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18-19
    1.2.3 纳米粒子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19-21
    1.2.4 纳米粒子在化学发光免疫中的应用  21-23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23-24
第2章 研究报告  24-48
  2.1 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24-36
    2.1.1 引言  24-25
    2.1.2 实验部分  25-27
    2.1.3 结果与讨论  27-35
    2.1.4 小结  35-36
  2.2 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金化学发光体系检测汞离子  36-48
    2.2.1 引言  36-37
    2.2.2 实验部分  37-39
    2.2.3 结果与讨论  39-46
    2.2.4 小结  46-48
结论  48-50
参考文献  50-66
致谢  66-68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68

相似论文

  1.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2.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3. 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纳米金的凝血酶检测新方法,Q55
  4. 介孔材料负载纳米金催化氧化醇直接制备甲酯,TQ225.241
  5.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装置研制及活性氧检测研究,O657.1
  6. 纳米金催化剂上三种重要化学反应过程的机理研究,O643.32
  7. 荧光传感材料的合成及传感性能的研究,TP212.2
  8. 纳米贵金属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组装及性能的研究,TB383.1
  9. 自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研究,R96
  10. 纳米银的环保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1. 纳米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杀菌性能研究,TB383.1
  12. 纳米银及纳米银凝胶的毒性研究,TB383.1
  13. 以球形聚电解质刷为纳米反应器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及其催化性能,TB383.1
  14. SnO2/A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研究,TB33
  15. 电化学阻抗免疫传感界面构建及其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研究,TP212.2
  16.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微胶囊化研究,TS252.1
  17.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TM914.4
  18. 中空银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9. 新型杂环类受体分子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O626
  20. 基于半青蓝素和罗丹明类染料光信息变化的汞离子探针研究,O657.3
  21. 纳米银局部给药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实验研究,R687.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 >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