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及代谢产物分析
作 者: 王冠凤
导 师: 包永明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丁二酮 2,3-丁二醇氧化还原酶 α-乙酰乳酸合成酶
分类号: R3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丁二酮天然存在于月桂油、草莓、奶油、樱桃、蜂蜜、啤酒等物质中,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丁二酮产率不高是限制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酮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菌种进行改造,是提高微生物转化丁二酮产量的重要方法。2,3-丁二醇氧化还原酶是催化丁二酮生物分解代谢的唯一一个酶,而a-乙酰乳酸合成酶是丁二酮生物合成途径中涉及到的第一个酶,也是控制丙酮酸分解的关键性限速酶,这两种酶对丁二酮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改造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编码2,3-丁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基因和编码α-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基因,从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丁二酮的生物合成,有望提高丁二酮的产量。本文利用重叠拼接PCR技术构建了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cr的同源重组线性片段up-5’budC-Tcr-3’budC-down,电转化K.pneumoniae CICC10011感受态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原理,将重组片段定点插入到染色体2,3-丁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基因budC+153~+604区(budC起始编码框为+1)位点上,获得了具有四环素抗性的budC-突变株,命名为重组菌株K. pneumoniae CICC10011-0。通过葡萄糖摇瓶发酵实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相同发酵条件下,野生菌不产丁二酮,重组菌株CICC10011-0的丁二酮产量达到0.14g/1,重组菌株CICC10011-0比野生菌的葡萄糖利用率低81.25%,3-羟基丁酮、2,3-丁二醇和乙醇产量均下降了约100%,乙酸产量提高了209.33%,达5.67g/1。以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α-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基因als,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BR322上。通过电击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BR-322-als导入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构建过量表达编码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的工程菌,命名为重组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1。通过葡萄糖摇瓶发酵实验,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分析,发现重组菌株CICC10011-1的α-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比酶活为0.6367U/mg蛋白,是出发菌株CICC 10011的3倍;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代谢产物量,结果表明,重组菌株CICC10011-1与野生菌都不产丁二酮,3-羟基丁酮和2,3-丁二醇的浓度与野生菌相比均有所提高,乙醇和乙酸的浓度均有所降低。综上,在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胞内代谢中,丁二酮对α-乙酰乳酸合成酶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能起到反馈抑制作用;α-乙酰乳酸合成酶并不是丁二酮、3-羟基丁酮和2,3-丁二醇生成的关键调控点。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2 1 文献综述 12-29 1.1 丁二酮概况 12-14 1.1.1 丁二酮理化性质 12 1.1.2 丁二酮的应用 12 1.1.3 丁二酮的生产现状 12-14 1.2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酮的研究进展 14-22 1.2.1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酮的菌种 14-15 1.2.2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酮的底物 15-16 1.2.3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酮的代谢途径 16-18 1.2.4 丁二酮合成关键酶以及基因的研究 18-19 1.2.5 发酵液中产物的检测 19-22 1.2.6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酮存在的问题 22 1.3 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合成丁二酮的工程菌 22-27 1.3.1 概述 22-23 1.3.2 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23-25 1.3.3 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25-26 1.3.4 基因敲除技术的缺陷 26-27 1.4 过量表达关键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27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7-29 2 2,3-丁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敲除重组菌的构建及鉴定 29-57 2.1 引言 29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9-33 2.2.1 菌株和质粒 29 2.2.2 引物 29-30 2.2.3 主要试剂 30-31 2.2.4 仪器 31-32 2.2.5 常用培养基 32 2.2.6 常用溶液的配制 32-33 2.3 实验方法 33-44 2.3.1 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耐药性分析 33 2.3.2 Klebsiella pneumoniae CICC10011基因组DNA的提取 33 2.3.3 bud C基因片段的克隆 33-35 2.3.4 待融合片段的独立扩增 35-38 2.3.5 融合片段的全长扩增及鉴定 38-40 2.3.6 电转化 40-41 2.3.7 重组菌的验证 41-44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56 2.4.1 基因敲除标记的选取 44 2.4.2 budC基因片段的克隆 44-48 2.4.3 同源重组线性DNA片段的获得 48-50 2.4.4 重组菌的验证 50-56 2.5 小结 56-57 3 过量表达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菌株的构建和鉴定 57-69 3.1 引言 57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7-58 3.2.1 菌株和质粒 57 3.2.2 引物 57 3.2.3 主要试剂 57-58 3.2.4 仪器 58 3.2.5 常用培养基 58 3.2.6 常用溶液的配制 58 3.3 实验方法 58-60 3.3.1 重组菌株的构建 58-59 3.3.2 菌体浓度测定 59 3.3.4 底物葡萄糖及代谢产物浓度测定 59-60 3.3.5 α-乙酰乳酸合成酶酶活测定 60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0-68 3.4.1 als基因鉴定 60-61 3.4.2 重组质粒pBR322-als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61-62 3.4.3 重组菌株K.pneumoniae CICC10011-1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62-63 3.4.4 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分析 63-64 3.4.5 重组菌株K.pneumoniae CICC10011-1生长代谢特性研究 64-68 3.5 小结 68-69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4 附录A 设计合成基因敲除片段的引物 74-75 附录B 标准物校正因子计算 75-76 附录C als基因核苷酸序列图谱 76-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9-80 致谢 80-81
|
相似论文
- 基于分子氧活化的新型醇高效选择性氧化催化体系研究,O643.3
- 吡咯喹啉醌及其酶蛋白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Q78
- 3-羟基丙酸生物合成及辅因子代谢调控,TQ921
- 以甘油为底物构建肺炎克雷伯氏重组菌生产3-羟基丙酸,Q78
- 克雷伯氏菌对水和沉积物中三苯基锡的生物降解,X172
- 一种2,3-丁二酮合成方法的研究,O643.32
- 水体三苯基锡的生物吸附与降解研究,X132
- Cu(Ⅱ)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O621.251
- 噻唑盐催化偶姻缩合反应研究,O643.32
- 高效联合固氮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理生化特征和接种效应研究,S154.3
- 一、一种可能的糖尿病药物—L-苏糖酸氧钒的制备及表征 二、铬鞣剂的研究 三、金属胶束催化:丁二酮肟合铜配合物在胶束溶液中催化PNPP水解反应动力学,TQ460.1
- 高产丁二酮乳酸乳球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TS201.3
- 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转化技术的研究,Q78
- 丁酮气相催化氧化制丁二酮,O643.3
- 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糖蛋白的制备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TQ920
- 瑞士乳杆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TS252
- 产1,3-丙二醇基因工程菌的构建,TQ223.1
- 掺杂稀土-NTA-Ph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O641.4
- 丁二酮产生菌的选育及代谢控制发酵研究,TQ920.1
- 草鱼、白鲢几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S9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