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研究

作 者: 任宁芳
导 师: 赵丽萍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项目 技术经济评价 突变级数法 综合评价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导致我国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又使需求呈刚性增长,自身能源供应严重不足;同时,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转变,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始终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的节能减排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对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的评价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我国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对短期经济利益普遍不高的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往往十分被动,这严重阻碍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节能减排项目的特殊性,对目前的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基于突变级数法构建了节能减排项目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明确了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项目和技术经济评价的内涵,阐述了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价值工程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在对国内外节能减排政策及评价和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与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规定进行了内容评析,得出两者存在不够协调统一等缺陷,从而使优化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成为客观需要。再次,借鉴国内外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优秀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现状,提出优化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思路,同时,在比较分析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利弊后,选取突变级数法构建了优化后的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然后,以某公司焦化二期和粗苯加氢精制两个节能减排项目为例,进行了优化后的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的案例应用分析,并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比较评价与相关应用思考。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基于节能减排项目的特殊性,在综合评析节能减排考核与项目技术经济评价规定的基础上,对现有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按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以及货币指标和非货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了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绪论  11-25
  1.1 选题依据  11-1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4
    1.2.1 研究的目的  13
    1.2.2 研究的意义  13-14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2
    1.3.1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综述  14-18
    1.3.2 节能减排政策及评价的研究综述  18-21
    1.3.3 对我国相关研究的评价  21-2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2-25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23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3-24
    1.4.3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24-25
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25-33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5-28
    2.1.1 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  25
    2.1.2 节能减排的内涵  25-26
    2.1.3 节能减排项目的含义  26-27
    2.1.4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27-28
  2.2 相关理论综述与启示  28-33
    2.2.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28-29
    2.2.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9-30
    2.2.3 价值工程理论  30
    2.2.4 循环经济理论  30-31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2
    2.2.6 相关理论的主要启示  32-33
3 节能减排考核与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优化的客观需要  33-45
  3.1 节能减排考核与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规定及内容评析  33-35
    3.1.1 节能减排考核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33-34
    3.1.2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具体规定及内容  34-35
    3.1.3 对节能减排考核规定与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内容的评析  35
  3.2 优化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现实选择  35-45
    3.2.1 现有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缺陷  35-38
    3.2.2 优化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必要性  38-43
    3.2.3 完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现实选择  43-45
4 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优化思路与体系构建  45-61
  4.1 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优化目标  45
  4.2 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优化原则  45-48
    4.2.1 协调性原则  45-46
    4.2.2 重要性原则  46
    4.2.3 系统性原则  46
    4.2.4 可操作性原则  46-47
    4.2.5 动态评价原则  47
    4.2.6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47
    4.2.7 货币指标与非货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47-48
  4.3 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优化思路  48-52
    4.3.1 优化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程序  48
    4.3.2 全面开展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评价和事后评价  48-49
    4.3.3 优化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49-50
    4.3.4 优化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50-51
    4.3.5 优化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报告  51-52
    4.3.6 分行业重新设计技术经济评价标准  52
  4.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节能减排项目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2-61
    4.4.1 节能减排项目综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52-53
    4.4.2 节能减排项目的突变级数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61
5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节能减排项目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61-71
  5.1 焦化二期和粗苯加氢精制项目概况  61-62
    5.1.1 40万吨/年焦化二期项目概况  61-62
    5.1.2 6.6万吨/年粗苯加氢精制项目概况  62
  5.2 焦化二期和粗苯加氢精制项目的现有评价及结论  62-64
  5.3 优化后对焦化二期和粗苯加氢精制项目的评价  64-68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及数据处理  64-66
    5.3.2 综合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66-68
  5.4 结论与相关思考  68-71
    5.4.1 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准确易于分析  68-69
    5.4.2 易于比较多个节能减排项目方案的优劣  69-71
6 相关对策与建议  71-75
  6.1 完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71
  6.2 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的相关具体规定  71-72
  6.3 强化政府对企业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监管  72
  6.4 制定有关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标准  72
  6.5 倡导企业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72-73
  6.6 公开评比和奖励节能减排评价的优秀方案与典型成果  73-75
7 结论与展望  75-77
  7.1 结论  75
  7.2 所作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5
  7.3 展望  75-77
参考文献  77-81
致谢  81-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83

相似论文

  1.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4.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5.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6.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7. 基于PDCA的R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TU714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0.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1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540.34
  12.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13.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4. 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D632.1
  15.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16.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17.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S682.11
  18. 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297
  19. 黑龙江省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20. HNU校园—卡通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TP399-C1
  21. 职业院校顶岗实习项目管理研究,G71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