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方法研究及其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作 者: 王焱
导 师: 胡延忠
学 校: 湖北工业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P2P网络 搜索方法 Chord算法 物理位置 远程教育
分类号: TP39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P2P网络是一种动态分布式体系结构,每个节点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其资源分布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上,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在这种动态分布式环境中快速搜索到目标资源是P2P网络研究的核心内容。本论文研究目标是提高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让用户尽快的查找到目标资源,研究的内容及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索引目录搜索技术、泛洪搜索技术和分布式哈希搜索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对分布式哈希搜索技术的Chord算法和CAN算法的资源搜索过程进行了剖析。(2)针对结构化P2P网络Chord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物理位置和节点性能的P2P网络资源搜索方法。新的搜索方法以原Chord算法为基础,充分考虑了网络中节点的地理位置、节点的异构性、网络负载平衡等各种因素,有效的提高了资源搜索的效率。构建了新资源搜索方法的模型,实现了节点退出、节点加入、节点查找算法的伪代码,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新资源搜索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组建P2P网络存在的路由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P2P网络路由方法。该方法中解决了P2P网络中的节点如何穿越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进行通信的问题,保证了处于各种中间设备后的节点都能够和其他节点实现P2P通信。(4)结合远程教育系统的功能,基于新搜索方法构建了一个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模型,然后提出了远程教育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工作流程,并根据远程教育系统的功能特点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实现了系统中电子白板模块和即时通信模块的部分代码。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搜索方法中如何充分考虑网络中节点的物理位置、节点的异构性、网络负载平衡等因素,二是实现P2P网络通信时如何穿越NAT设备。以上研究成果与创新内容有效改进了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方法,提高了P2P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2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1.3 论文研究内容  10
  1.4 论文章节安排  10-12
第2章 P2P 网络概述  12-19
  2.1 P2P 网络历史  12-13
  2.2 P2P 网络基础知识  13-16
    2.2.1 P2P 网络定义  13
    2.2.2 P2P 网络基本特征  13-14
    2.2.3 P2P 网络结构分类  14-16
  2.3 P2P 网络和C/S 网络结构  16-17
  2.4 P2P 网络的应用  17-18
  2.5 本章小结  18-19
第3章 P2P 网络资源搜索方法  19-28
  3.1 传统搜索方法  19
  3.2 P2P 网络搜索方法  19-27
    3.2.1 索引目录搜索技术  20
    3.2.2 泛洪搜索技术  20-22
    3.2.3 分布式哈希搜索技术  22-27
  3.3 本章小结  27-28
第4章 一种新的P2P 网络资源搜索方法  28-43
  4.1 Chord 算法分析  28-30
  4.2 新的P2P 网络资源搜索方法模型设计  30-35
    4.2.1 改进后的搜索方法模型设计思想  30-31
    4.2.2 新的 P2P 网络资源搜索方法模型  31-35
  4.3 新资源搜索方法的算法实现  35-39
    4.3.1 节点加入算法  35-37
    4.3.2 节点退出算法  37-38
    4.3.3 资源搜索算法  38-39
  4.4 搜索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39-42
    4.4.1 仿真实验过程  40
    4.4.2 实验结果  40-42
  4.5 小结  42-43
第5章 P2P 网络路由技术  43-50
  5.1 P2P 路由问题  43-44
  5.2 P2P 网络的路由解决方法  44-46
  5.3 基于NAT 技术的P2P 通信  46-49
    5.3.1 NAT 穿越技术  46-48
    5.3.2 P2P 通信的实现  48-49
  5.4 小结  49-50
第6章 新搜索方法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50-60
  6.1 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  50-54
    6.1.1 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原则  50-51
    6.1.2 基于物理位置的双环结构的网络模型  51-52
    6.1.3 系统远程教学过程和功能模块  52-54
  6.2 开发环境选择  54-55
  6.3 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  55-59
    6.3.1 即时通信模块功能实现  55-57
    6.3.2 电子白板模块功能实现  57-59
  6.4 小结  59-60
第7章 总结  60-62
  7.1 工作总结  60-61
  7.2 不足  61-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附录  66

相似论文

  1.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2. 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G77
  3. 基于人工免疫的病毒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4.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分布式广域后备保护研究,TM774
  5. 基于P2P的空间矢量数据快速索引机制的研究,TP391.3
  6. 交互式实时课堂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7.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D262.3
  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G434
  9. 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0. 无结构P2P网络副本一致性研究,TP393.02
  11. 无结构P2P网络稀有资源搜索策略的研究,TP393.02
  12. 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本土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262.3
  1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策略研究,G434
  14. 基于双信任信息的P2P网络信誉模型研究,TP393.08
  15.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现状及对策研究,D267.2
  16.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262.3
  17. 面向高校体育教学的体育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G807.4
  18. 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研究,G434
  19. 新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G434
  20.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应用模式的案例研究,G434
  21. 基于问题学习(PBL)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教学机、学习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