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虽生犹死

作 者: 张璟瑜
导 师: 孙晓青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欧茨 艾里希·弗洛姆 《奇境》 社会性格 不健全人格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美籍德裔学者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终身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相结合,创造了“人本主义心理分析学”。其主要论点是:人的基本感情植根于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一位关注个人生存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善于刻画当代美国社会的不良现象给人类生存造成的混乱局面和心理问题的美国当代女作家。在代表作《奇境》中,欧茨深入人物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揭示他们的恐惧、压抑、绝望,探寻了人类的生存困境、人性的异化以及个体的孤独。本文运用艾里希·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剖析《奇境》人物的不健全人格,指出被动性格导致人类失去活力、陷入困境、虽生犹死,而其成因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所导致的人类劳动的异化。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论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乔伊斯·卡罗·欧茨的创作背景,概述了小说《奇境》的主要内容,综述了国内外对《奇境》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弗洛姆关于社会性格的理论,剖析小说中三个典型人物的不健全人格,从而揭示小说中人物悲剧的根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是以弗洛伊德的根本发现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他批判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决定性格”的观点,提出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同时,社会性格作为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介,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本章首先通过比较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的异同,梳理了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来源与本质特点,同时指出弗洛姆的心理分析法是透过人的行为的表象,分析其背后的动机。接着,本文通过介绍性格的功能及分类,彰显了性格分析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以弗洛姆关于“逃避机制”的理论为依据,集中讨论了主人公杰西的施虐人格与受虐人格的形成原因以及表现特征。弗洛姆认为,人出生后仍与世界保持着一种“原始联系”,它束缚了人的自由却给了人安全感。随着个体的成长,自我意识觉醒与发展导致“原始联系”破裂。人需要通过劳动和爱重建与世界的积极联系,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原始联系”的突然断裂会使人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恐慌和焦虑,为了逃避不安全感,人们通常会选择依附权威或控制他者,这便是施虐与受虐性格形成的原因。杰西童年遭受的家庭与社会的变故摧毁了他与世界的联系,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与养父、导师、妻子、女儿、病人的关系表现了他希望通过顺从和控制重获安全感的努力,但这番努力却将他变成了一个施虐受虐狂。第三章以杰西的妻子海伦和他的次女谢莉为代表,分析了《奇境》中女性的被动人格。不同于欧茨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奇境》中的女性,面对男权社会,都具有相对清醒的自我意识与反抗精神,并进行了寻求自我、追求自由的实践。但是,由于这些女性并没有跳出传统角色的桎梏,正视自我的需求,积极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所以她们的命运都以悲剧收场。论文最后推出结论:通过借用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分析《奇境》中的人物性格,我们可以有效解释小说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3-5
ABSTRACT  5-8
摘要  8-12
Introduction  12-20
  0.1 Brief Introduction to Joyce Carol Oates and Her Works  12-14
  0.2 Brief Introduction to Wonderla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14-17
  0.3 Aims of the Thesis  17-20
Chapter 1 Erich Fromm’s Social Character Theory  20-30
  1.1 The Background of Erich Fromm and His Theory  20-23
    1.1.1 Fromm’s Character Theory and Freud’s Character Theory  21-22
    1.1.2 Fromm’s Psychoanalytical Method  22-23
  1.2 Fromm’s Theory of Social Character  23-30
    1.2.1 Functions of Character  24-25
    1.2.2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Character  25-28
    1.2.3 Reasons for Passive Social Characters  28-30
Chapter 2 Jesse’s Insane Personality in Wonderland  30-48
  2.1 Formation of Jesse’s Insane Personality  30-37
    2.1.1 Fromm’s Theory on Masochistic and Sadistic Strivings  30-31
    2.1.2 Variations on Society and Family  31-33
    2.1.3 “Fathers’”Influences on Jesse’s Personality  33-37
  2.2 Expressions of Jesse’s Insane Personality  37-48
    2.2.1 Jesse’s Masochistic Traits  37-42
    2.2.2 Jesse’s Sadistic Traits  42-48
Chapter 3 Two Female Characters with Insane Personality in Wonderland  48-64
  3.1 The Loser of Identity—Helene  48-52
  3.2 A Schizoid—Shelly  52-64
    3.2.1 Fromm’s Theory about Escape Mechanisms  52-55
    3.2.2 Escaping from Family  55-59
    3.2.3 Escaping from Self  59-64
Chapter 4 Conclusion  64-68
Bibliography  68-72

相似论文

  1.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2. 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活的弗洛姆式解读,G444
  3. 荒诞之美,I561
  4. 初中美术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研究,G633.955
  5. 弗洛姆人性思想研究,B84-06
  6. 罗家伦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7.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之幽默言语的中译文比较研究,H315.9
  8. 新文化运动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5),G529
  9. 《我带你去那儿》的文学伦理学解读,I712
  10. 心理健康教育视阈下的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研究,G711
  11. 在散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G633.3
  12. 困境中的自我追寻,I712.074
  13. 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B83
  14. 从人性的异化到健全人格的复归,B84-065
  15. 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研究,G80-05
  16. 武术散打课教学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G852
  17. 思想品德课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G633.2
  18. 高中语文人格教育与学生人格建构,G633.3
  19.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人格教育研究,G633.3
  20. 多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命运,I562
  21. 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G71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