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倡议书劝说功能的实现—评价理论视角

作 者: 刘欣
导 师: 曲明文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汉语倡议书 劝说功能 评价理论 态度 介入 级差
分类号: H0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倡议书是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倡议书是由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它通过对一现象或一事件的描述,试图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引导读者理解并同意作者的观点,进而使读者主动地做出作者倡议或者建议的行为。换句话说,倡议书的作用在于劝说读者按照作者的倡议行动,也就是常说的劝说作用。同其他文本一样,在作者实现劝服目的的过程中,倡议书中不可避免的要包含作者的评价和态度评价理论作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主要用来描述、研究和解释说话者或者语篇作者运用语言来提出评价、表明态度、建构语篇角色和协调人际关系。评价理论的中心是“系统”,焦点是“评价”,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评价理论分为三个系统:态度、介入级差,每个子系统又包含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之前从评价理论角度对倡议书的研究少之又少,马丁也曾表达过把评价理论应用到汉语语料的愿望,因此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来分析汉语倡议书的说服效果的实现。作者从红十字会网站、新浪和网易等大型网站上收集了30篇汉语倡议书作为语料资源,以评价理论为框架,通过定量分析态度、介入和级差三种资源的数量和分布。通过定性分析探讨作者在使用评价资源上的喜好并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这些评价资源实现其说服目的。通过统计和研究发现,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都参与作者态度和立场的形成,同时,为了达到说服目的,作者使用不同的评价性语言。主要有以下发现:1)汉语倡议书中蕴含着大量的评价资源,并且作者对评价资源的选择对说服效果起了重要作用。2)倡议书作者偏向于使用态度资源(占评价资源的78.9%)和介入资源(占评价资源的19.2%)和而非级差资源(占评价资源的1.9%)。这表明,作者倾向于用可以表现作者态度和立场的资源来影响读者的态度和立场。3)在态度资源中,为了引起读者的情感态度和与作者的共鸣,作者用了大量的鉴赏资源(占态度资源的54.3%),同时为了引起读者的足够重视以及倡议书本身的特点,作者一般用负面的鉴赏资源。4)30篇汉语倡议书中,共有101个介入资源,其中宣布资源占到了63.4%,在与潜在读者协商态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情态和不承认资源比例相同(都是16.8%),而归属资源比例最小,只有10%。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启示:一方面,倡议书中的负面评价资源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心,因此更具有说服目的。另一方面,这一研究对汉语倡议书的写作给出了建议,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在写作倡议书时如何选择语言来表达自己,实现劝说功能

全文目录


Abstract  7-9
摘要  9-11
Introduction  11-13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3-21
  1.1 An Overview on Appraisal Theory  13-14
  1.2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14-17
    1.2.1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Abroad  14-16
    1.2.2 Domestic Studies on Appraisal  16-17
  1.3 Understanding of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17-19
    1.3.1 What Is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17-18
    1.3.2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as a Genre  18-19
    1.3.3 Previous Studies on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19
  1.4 Persuasion of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19-20
  1.5 Summary  20-21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35
  2.1 Attitude  21-25
    2.1.1 Affect  22-23
    2.1.2 Judgment  23-25
    2.1.3 Appreciation  25
  2.2 Engagement: the Resources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  25-30
    2.2.1 Entertain  27-28
    2.2.2 Attribute  28-29
    2.2.3 Disclaim  29
    2.2.4 Proclaim  29-30
  2.3 Graduation  30-32
  2.4 Summary  32-35
Chapter Three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35-37
  3.1 Research Questions  35
  3.2 Research Methodology  35
  3.3 Data Collection  35
  3.4 Analysis Procedure  35-37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of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37-57
  4.1 Realization of Persuasion through Attitude  37-51
    4.1.1 Analysis of Affectual Resources in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45-47
    4.1.2 The Analysis of Judgment in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47-48
    4.1.3 The Analysis of Appreciation in Initial Written Proposal  48-51
  4.2 Realization of Persuasion through Engagement  51-56
    4.2.1 Proclaim  51-53
    4.2.2 Disclaim  53
    4.2.3 Entertain  53-54
    4.2.4 Attribute  54-56
  4.3 Realization of Persuasion through Graduation  56-57
Conclusion  57-61
Bibliography  61-64
Appendix  64-77
Acknowledgements  77-78
Publications  78

相似论文

  1.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2.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3.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H319
  4. 从元话语的角度分析英语政治演讲的劝说功能,H311.9
  5. 概念及人际功能视角下的英语体育新闻语篇分析,H315
  6. 英文旅游广告人际意义研究,H315
  7. 死亡,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课题,G41
  8. 长春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态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G807.4
  9. 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研究,G641
  10. 同伴互评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H319
  11. 关于老挝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社会调查及相关对策,H195
  12.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评价分析,H319
  13. 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赏析《小王子》,I565.07
  14. 消费者奢侈品感知价值与品牌态度跨文化比较研究,F273.2;F224
  15. 中越边境(广西部分)边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调查研究,H004
  16. 中国语言学硕士英文论文讨论部分情态动词使用研究,H314
  17. 品牌合作如何影响到消费者的品牌形象一致,F224
  1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级差含义研究,H319
  19. Web2.0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CSR)传播效果研究,F270
  20. 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态度的调查与研究,G647.38
  21.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与修辞学 > 文体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