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森女贞和青冈栎的抗寒性和耐荫性研究

作 者: 张立才
导 师: 臧德奎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金森女贞 青冈栎 耐荫性 抗寒性
分类号: S6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3年生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和青冈栎(Cyclcobalanopsis glauca)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不同低温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以在本地低温适应性较好的3年生日本女贞为对照进行比较,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进行分析;不同光照处理下生长发育、比叶质量、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金森女贞和青冈栎引种栽培和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求其半致死温度,金森女贞的半致死温度是-17.48℃,较日本女贞的半致死温度-19.21℃要高,抗寒性低于日本女贞,青冈栎的半致死温度为-18.54℃。SOD、POD保护性酶随温度的降低,变化曲线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也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则是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先升高而后急剧下降。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规律性较差。2)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这几个指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的影响不大。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可以把所有指标分成三类,虽然有一些指标距离比较近(相对电导率和SOD之间),但它们是在不同的方面对抗寒起作用。因此,比较抗寒性需要进行多个指标的测定。3)40%遮光处理下,金森女贞长势较好,观赏价值较高。青冈栎则在全光和20%遮光处理下生长旺盛,40%和60%遮光处理下枝条比较细弱。遮光改变了金森女贞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全光照和20%遮光条件下,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模式,40%-60%遮光条件下呈“单峰”型模式。在各处理条件下,金森女贞在全光条件下有最大净光合速率;而在40%遮光处理下,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遮光条件下Fv/Fm日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且随遮光程度增加变化幅度降低,60%遮光条件下日变化幅度最小;日变化趋势呈先下降后上升模式,且Fv/Fm在弱光条件下恢复较快,清晨和傍晚水平基本一致,表明光合机构可能发生可逆失活,未发生光破坏。综上所述,金森女贞抗寒性稍弱,引种栽培金森女贞时,应进行保护地栽培。园林绿化应用时,金森女贞可栽植在道路、广场,建筑物北侧、植物景观群落的中下层;青冈栎耐荫性稍差,较适宜在建筑物向阳处或植物景观群落的中上层栽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22
  1.1 金森女贞、青冈栎概述  12-13
    1.1.1 金森女贞、青冈栎简介  12
    1.1.2 两种植物引种栽培的目的和意义  12-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2
    1.2.1 植物抗寒性研究  13-19
      1.2.1.1 外部形态观察与抗寒性  13-14
      1.2.1.2 叶片组织结构与抗寒性  14-15
      1.2.1.3 生理生化变化与抗寒性  15-16
      1.2.1.4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  16-17
      1.2.1.5 丙二醛与抗寒性  17
      1.2.1.6 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  17-18
      1.2.1.7 叶绿素含量与抗寒性  18
      1.2.1.8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  18-19
      1.2.1.9 模糊隶属函数法  19
    1.2.2 植物耐荫性研究  19-22
      1.2.2.1 国外研究概况  19-21
      1.2.2.2 我国植物耐荫性的研究现状  21-22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2
2 材料与方法  22-27
  2.1 试验地概况  22
  2.2 试验材料  22
  2.3 研究方法  22-26
    2.3.1 抗寒性实验设计  22-23
      2.3.1.1 大田越冬试验设计  22-23
      2.3.1.2 人工低温抗冻性试验设计  23
      2.3.1.3 抗寒能力和适应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23
    2.3.2 耐荫性实验设计  23-24
      2.3.2.1 遮光处理  23
      2.3.2.2 耐荫能力和适应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23-24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26
      2.3.3.1 物候与生长节律的观测  24
      2.3.3.2 叶片水分生态生理特性的测定  24
      2.3.3.3 比叶重的测定  24
      2.3.3.4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24-25
      2.3.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5
      2.3.3.6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5
      2.3.3.7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25
      2.3.3.8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5
      2.3.3.9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5-26
      2.3.3.10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6
      2.3.3.11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6
      2.3.3.12 环境因子的测定  26
  2.4 数据处理  26-27
3. 结果与分析  27-46
  3.1 金森女贞和青冈栎引种泰安的适应性分析  27-29
    3.1.1 生物学特性的观测  27
    3.1.2 年周期苗高生长节律  27-28
    3.1.3 引种地病虫害调查情况  28-29
  3.2 金森女贞和青冈栎抗寒性  29-37
    3.2.1 相对电导率变化  29-30
    3.2.2 SOD 活性分析  30-31
    3.2.3 POD 活性分析  31-32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32
    3.2.5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32-33
    3.2.6 脯氨酸含量分析  33
    3.2.7 丙二醛含量分析  33-35
    3.2.8 不同植物抗寒性综合评价  35-37
      3.2.8.1 低温胁迫处理下综合生理指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  35
      3.2.8.2 低温胁迫下 3 种植物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5-36
      3.2.8.3 不同抗寒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和R 型聚类  36-37
  3.3 金森女贞和青冈栎耐荫性  37-46
    3.3.1 不同遮光处理下枝条生长量的比较  37-38
    3.3.2 不同遮光处理下叶片质量的比较  38-39
    3.3.3 不同遮光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  39-41
    3.3.4 光强—净光合速率响应曲线  41-44
    3.3.5 遮光处理下荧光参数变化  44-46
4. 讨论  46-48
  4.1 抗寒性和膜系统的关系  46-47
  4.2 抗寒性和保护酶系统的关系  47
  4.3 抗寒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47
  4.4 光补偿点与耐荫性研究  47-48
5.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8
致谢  58-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9-60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60

相似论文

  1. 宁镇丘陵地区假俭草种质资源特性的研究,S688.4
  2. 地被植物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及应用研究,S688.4
  3.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根颈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S541.9
  4. 阴香抗逆性研究,S792.23
  5. 竹类资源在泰安的引种试验,S795
  6. 9个葡萄砧木和品种的抗寒性及耐盐性鉴定,S663.1
  7. 不同草莓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S668.4
  8. 新疆狗牙根抗寒性评价,S688.4
  9. 库尔勒香梨及芽变品系的生长结果特性与抗寒性的研究,S661.2
  10. 低温胁迫下红掌的生理效应及诱导抗性研究,S682.14
  1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金钱树生长及抗寒生理的影响研究,S682.36
  12. 四个观赏芒品种的耐荫性研究,S688.4
  13. 4个紫花苜蓿品种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S541.9
  14. 翅荚木抗寒生理及其鉴定指标的研究,S792.99
  15. 芸香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Q945
  16. 广西柑橘新优品种抗寒性研究,S666
  17. 树上干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抗寒性研究,S662.2
  18. 葡萄抗寒砧木的组织培养、试管苗微嫁接及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研究,S663.1
  19. 植物动力2003抗寒机理的研究以及油菜抗寒剂的研制,S565.4
  20.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遗传及SSR标记与蛋白质表达分析,S565.4
  21. 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抗寒抗旱性研究,S791.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 观叶树木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