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岳革命根据地救灾度荒工作研究

作 者: 张俊仁
导 师: 张玮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太岳革命根据地 灾荒 救治
分类号: K26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雪灾、地震、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处于战争时期的灾荒更有特殊性,所以灾害史的研究对我们现在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自然灾害作用于人类就引起灾荒,关于灾荒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已经很多,但就抗日根据地的灾荒及救治的专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文以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太岳区为研究范围,选取自然灾害中对北中国发生频率最大,对社会经济特别是对农村与农业影响最深的旱灾和蝗灾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考察和审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灾荒的救治,以期对现实的抗灾提供借鉴与参考,此即为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本文内容由引言和四章构成。引言着重说明国内外研究灾荒的现状,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定,同时说明该选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有哪些,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拟采用什么方法等。正文第一章介绍太岳革命根据地的灾害概况。它包括太岳革命根据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第二章论述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救济体制及救济组织。救济体制包括制度建设、宣传动员克服干部群众的消极麻痹思想及悲观失望的态度,组织起自上而下的多层次的全民参与的救灾机构;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来论述根据地政府领导军民开展多种多样的、既解决眼前、又考虑长远的救灾措施;第四章是灾荒救治评价。包括灾荒救治的特点、作用,灾荒救治的历史经验与不良影响。最后是简短的全文总结。事实证明,太岳区根据地的救灾度荒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口的损失,明显地改善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阶级关系明显改善,社会新风尚开始形成。更重要的是,通过救灾活动,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向心力,提高了八路军在民众中的威望。但是不可否认此次救治活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村和村干部在救灾过程中存在平均主义、宗派主义、贪污浪费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为以后的灾荒救治提供了有益的教训。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5
1 太岳革命根据地灾荒概况  15-21
  1.1 太岳革命根据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5-17
  1.2 灾情概况及其影响  17-21
2 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救济体制及救济组织  21-27
  2.1 救灾的方针政策  21-22
  2.2 灾荒救治的宣传动员  22-24
  2.3 救灾的机构及步骤  24-27
3 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救灾措施  27-51
  3.1 治标措施  27-34
  3.2 治本措施  34-51
4 太岳革命根据地灾荒救治评价  51-55
  4.1 灾荒救治的特点及作用  51-52
  4.2 灾荒救治的经验和不良影响  52-55
结语  55-57
致谢  57-59
参考文献  59-6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28例分析,R714
  2. 明清陕北灾荒研究,K248
  3.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K248
  4. 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K247
  5. 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K249
  6. 清乾隆朝荒政研究,K249.3
  7.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K265
  8.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伤员救治出救点选择与车辆路径集成优化研究,X928.04;U116.2
  9. 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及预后分析,R651.15
  10. 嘉道时期皖北地区灾荒研究,K249.3
  11. 汉唐两代灾荒若干问题研究,K242
  12. 近代广东地方赈灾活动研究,K29
  13. 汉英动物隐喻的语用对比研究,H313
  14. 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探究,H195
  15. 完善我国税务伦理的理论思考,F812.42
  16. 隋唐时期灾荒经济研究,K242
  17. 论黄宗羲对王学的修正及对王学末流的救治,B249.3
  18. 中共冀鲁豫边区救灾事业研究,K265
  19. 煤矿突发水灾害应急救治体系及其评价,TD745
  20. 《盛京时报》对东北地区灾荒救济的报道(1906-1931),K2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解放区的建设和发展 >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