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昌都地块西段二叠纪开心岭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 者: 潘术娟
导 师: 李荣社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昌都地块 开心岭群 二叠纪 沉积特征 构造意义
分类号: P5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青藏高原北部晚二叠世沉积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二叠统的开阔台地沉积到上二叠统的海陆交互相、局限盆地沉积以及广泛出现的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上普遍具有下部粗碎屑岩、向上迅速过渡到碳酸盐岩等特点。开心岭群位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的羌塘—昌都地块西段,主要由诺日巴尕日保组、扎日根组、九十道班组及尕笛考组组成。昌都地块西段构造演化受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不同构造阶段的构造动力学体制制约,历经了洋陆转换、盆山转换、陆内调整及高原隆升等阶段的地质构造作用,造就了现今构造格局及地质地貌景观。本文在对昌都地块西段所选取的尕日赛瑙贡玛、当郎赛、玛日啊达州、阿日永、苟果尕、左支开心岭群6条观测剖面及周琼玛鲁诺日巴尕日保组1条实测剖面的岩石组合、相序列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昌都地块西段开心岭群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空间变化规律。栖霞期昌都地块演化为岛(火山岛)、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出现环火山岛点礁、滩、岛边斜坡及盆地沉积,横向上岩性变化大。火山岛链呈NNW至近EW向展布于研究区中部,由尕日赛瑙贡玛、莫盖赛巴、夏麻贡玛三个火山口构成,出露一套以火山集块岩、玄武岩、粗面安山岩、凝灰岩为主的火山岩夹生屑泥晶灰岩组合(尕笛考组),在南北两侧,则为滑塌角砾岩、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夹基性熔岩、凝灰岩组合(诺日巴尕日保组);祥播期—茅口期—冷坞期为滨浅海沉积环境碳酸盐岩(九十道班组)。无论是尕笛考组、诺日巴尕日保组,还是扎日根组,其中火山岩都属基性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投影表明其为板内玄武岩,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裂谷)环境。综合沉积地层、火山岩及生物群等方面的资料,研究区自泥盆纪到中二叠世,从具有稳定陆壳基底的地块向出现裂谷(或裂陷盆地)的地块转化,就研究区而言,裂谷(或裂陷盆地)关闭的时代晚于茅口期,鼎盛发育于栖霞期。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前言  11-17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2
  1.2 研究现状  12-14
    1.2.1 弧后盆地研究现状  12-13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14
    1.2.3 存在问题  14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5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17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17-26
  2.1 区域构造位置  17-18
  2.2 区域地层特征  18-19
  2.3 开心岭群地层情况  19-20
    2.3.1 九十道班组(P_2j)  19-20
    2.3.2 诺日巴尕日保组(P_2nr)  20
    2.3.3 扎日根组(P_2z)  20
    2.3.4 尕笛考组(P_2g)  20
  2.4 区域岩浆岩发育情况  20-23
  2.5 区域矿产分布概况  23
    2.5.1 尕日赛瑙贡玛—埋扎铜银铅多金属成矿带  23
    2.5.2 当郎赛—玛日达卓铜银铅多金属成矿带  23
  2.6 区域地质演化概况  23-26
第3章 开心岭群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相分析  26-46
  3.1 研究区观测、实测剖面及沉积相分析  26-42
    3.1.1 剖面描述  26-42
      3.1.1.1 尕日赛瑙贡玛开心岭群观测剖面(N1)  26-29
      3.1.1.2 当郎赛开心岭群观测剖面(N2)  29-30
      3.1.1.3 玛日啊达州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1)  30-33
      3.1.1.4 苟果尕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2)  33-35
      3.1.1.5 阿日永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3)  35-39
      3.1.1.6 左支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4)  39-40
      3.1.1.7 周琼玛鲁诺日巴尕日保组实测剖面  40-42
  3.2 昌都地块西段开心岭群区域对比  42-46
    3.2.1 扎日根组的区域对比  42
    3.2.2 诺日巴尕日保组的区域对比  42-43
    3.2.3 尕笛考组的区域对比  43-44
    3.2.4 九十道班组的区域对比  44-46
第4章 开心岭群沉积物物源区构造环境分析  46-55
  4.1 碎屑岩物源区构造环境分析  46-47
    4.1.1 碎屑岩矿物成分统计反映的物源区构造环境  46-47
    4.1.2 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物源区构造环境  47
  4.2 碳酸盐岩等化学沉积反应沉积盆地环境  47-55
    4.2.1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47-51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52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55
第5章 开心岭群火山岩分布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  55-73
  5.1 尕笛考组火山岩  55-60
    5.1.1 岩石化学特征  57
    5.1.2 稀土元素特征  57-58
    5.1.3 微量元素特征  58-59
    5.1.4 构造环境分析  59-60
  5.2 诺日巴尕日保组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60-73
    5.2.1 岩石化学特征  61-62
    5.2.2 稀土元素特征  62
    5.2.3 微量元素特征  62-63
    5.2.4 构造环境分析  63-73
第6章 结论  73-76
  6.1 昌都地块西段沉积相演化规律  73-74
  6.2 构造意义  74-76
致谢  76-77
参考文献  77-81
图版及其说明  81-85
附录  85

相似论文

  1.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2.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3. 车镇凹陷新生代成盆—成藏构造过程及华北克拉通破坏,P542
  4. 萨南油田高台子油层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潜力研究,P618.13
  5.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台地环境的古氧相特征:来自微生物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和黄铁矿化化石的证据,P618.31
  6. 贵州安顺新民剖面晚二叠世碳同位素研究,P618.13
  7.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屯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8.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9. 大民屯凹陷67-59断块沙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主力油层优选,P618.13
  10. 裕民地区沉积特征研究,P512.2
  11. 鄯善油田七克台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12. 双城油田扶一组、扶二组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3.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相研究,P618.13
  14. 苏仁诺尔油田苏仁诺尔构造带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P618.13
  15. 川西北江油、剑阁地区长兴(大隆)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16. 可可西里地区渐新统含盐层系沉积特征与钾盐资源前景,P512.2
  17. 浙江省全新世早期环境变化与文化响应,P534.6
  18. 南华北盆地晚三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P542
  19. 贵州平塘甘寨二叠系生物地层研究及年代地层界线讨论,P535
  20. 川西北地区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21. 梨树断陷十屋油田营城组物源体系、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区域构造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