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沉积特征研究

作 者: 崔志蕊
导 师: 柳成志
学 校: 东北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地层划分与对比 沉积特征 沉积相 剩余油
分类号: P5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鄯善油田三间房组岩心、测井、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的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测井相模式、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以及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识别了本地区的标志层,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沉积旋回,逐级控制的原则,并结合电性响应特征对三间房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将三间房组划分为2个油层组、5个砂层组、18个小层、38个单砂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特征、测井相特征,并总结了本地区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在此基础上,共划分为4种亚相、12种微相。鄯善油田三间房组上、下油组由于分属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上油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油组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依据三间房组沉积构造特征,对该区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湖岸线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制作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分析了本区的物源方向,同时结合本区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物性特征以及非均质性等特征,分析出研究区主要有利于剩余油储集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心滩和席状砂体。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创新点摘要  6-9
前言  9-12
第一章 油藏地质概况  12-14
  1.1 研究区地质特征简述  12
  1.2 地层特征  12-13
  1.3 油田开发历程  13-14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14-27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14-16
    2.1.1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  14
    2.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  14-16
  2.2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16-21
    2.2.1 对比原则及对比程序  16
    2.2.2 对比测井曲线的选择  16
    2.2.3 标志层的确定  16-19
    2.2.4 地层对比方法  19-21
  2.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21-27
第三章 沉积特征研究  27-35
  3.1 三间房组沉积背景研究  27
  3.2 沉积相标志  27-32
    3.2.1 粘土颜色  27
    3.2.2 岩石学特征  27-29
    3.2.3 沉积构造特征  29-32
  3.3 测井相研究  32-35
    3.3.1 测井相分析原理  32
    3.3.2 测井相要素分析  32-33
    3.3.3 测井相模式  33-35
第四章 沉积体系分析  35-55
  4.1 沉积相模式的建立  35-36
  4.2 物源方向分析  36-37
    4.2.1 古水流分析  36-37
    4.2.2 砂地比分析  37
  4.3 沉积模式分析  37-41
    4.3.1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37-38
    4.3.2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38-39
    4.3.3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39
    4.3.4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39-41
  4.4 单井相分析  41-43
  4.5 联井剖面相分析  43-45
    4.5.1 S5砂岩组  43
    4.5.2 S4砂岩组  43-44
    4.5.3 S3砂岩组  44
    4.5.4 S2砂岩组  44
    4.5.5 S1砂岩组  44-45
  4.6 砂体特征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45-55
    4.6.1 三间房组储层砂体发育特征  45
    4.6.2 沉积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45-50
    4.6.3 湖岸线位置的识别  50-51
    4.6.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51-53
    4.6.5 沉积相演化特征  53-55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5-62
  5.1 储层特征研究  55-57
    5.1.1 颗粒特征  55
    5.1.2 孔隙类型与结构  55
    5.1.3 储层物性特征  55-57
  5.2 储层非均质性  57-60
  5.3 剩余油预测  60-62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6
发表文章目录  66-67
致谢  67-68
详细摘要  68-75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3. 安塞油田开发中后期井网调整优化技术研究,TE324
  4.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5. 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6. 中国东北地区泥盆纪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7.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8. 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9. 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P512.2
  10.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1.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12.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13. 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P618.13
  14. 饶阳凹陷中南部水平井地质设计研究,P618.13
  15. 八面河油田面十二区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P618.13
  16. 东北地区下古生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P534
  17. 鲁西地区中、新生界划分与对比,P618.13
  18. 东辛复杂断块剩余油富集模式及挖潜技术应用研究,TE327
  19. 胜坨油田沙二段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TE327
  20.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21. 南宫凹陷中、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动力地质学 > 外力作用 >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