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

作 者: 朱燕佳
导 师: 李翔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容隐制度 亲情人伦 理论基础 具体构建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容隐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从春秋时期“父子相隐”思想的萌芽,到汉朝“亲亲得相首匿”制度的形成,及至唐律的高度完善,容隐制度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发挥了维护亲情伦理的重要作用,同时,其在西方国家中亦多有规定。我国古代甚至当代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容隐制度,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正是因为容隐制度是一项充分考虑人伦道德和亲情人性的良善制度。当前我国刑事立法没有正式确立容隐制度,但并不否定亲情伦理、否定人性。因此,本文试图对容隐制度构建提出一些设想,以期对我国刑事立法有所裨益,弥补这一遗珠之憾。本文除导言和结语之外,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外容隐制度的历史沿革。这一章首先回顾了我国传统容隐制度的演进过程,并分析我国当前容隐制度缺失的原因;其次对境外各国家和地区的容隐制度进行考察;最后对传统与现代容隐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在属性的不同。第二章是容隐制度构建之理论基础。这一章首先分析了容隐制度构建的伦理道德基础,指出其体现了对人性的呵护和关爱、有利于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其次分析了容隐制度的法律基础,得出其与刑法谦抑、人道的基本价值相契合、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论、满足刑法的经济性要求、也能与现有的刑事法律中的相关制度有效衔接的结论。另外本章还从反面论述了容隐制度构建之障碍,指出容隐制度与法的效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利益与被害人救济等价值存在一定冲突与紧张关系。虽然在容隐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些矛盾冲突,但是可以尽量缓解矛盾使其达到相当的协调状态。第三章是容隐制度在刑事法律中的构建。这一章明确了容隐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即近亲属一律平等原则和赋权原则,并设想了容隐制度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构建方式,明确了具体的条文设计,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中外容隐制度的历史沿革  10-16
  第一节 我国传统容隐制度的演进  10-13
    一、春秋战国时期容隐思想之萌芽  10-11
    二、封建时期容隐制度的初步确立至最终成熟  11
    三、近代法制改革大潮冲击下的容隐制度  11-12
    四、容隐制度的当代命运  12-13
  第二节 境外容隐制度的考察  13-15
    一、西方古代文明中的容隐思想  14
    二、近现代容隐制度的嬗变  14-15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容隐制度之比较  15-16
    一、传统的“亲亲相隐”制度强调“尊卑远近有别”  15-16
    二、传统的“亲亲相隐”强调以义务为本位  16
第二章 容隐制度构建之理论基础  16-30
  第一节 容隐制度构建之伦理道德基础  16-19
    一、容隐制度体现了对人性的呵护和关爱  16-18
    二、容隐制度有利于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18-19
  第二节 容隐制度构建之法律基础  19-27
    一、与刑法的基本价值相契合  19-22
    二、符合刑法的期待可能性理论  22-24
    三、满足刑法的经济性要求  24-25
    四、能与现有的刑事法律中的相关制度有效衔接  25-27
  第三节 容隐制度构建之障碍  27-30
    一、容隐制度与法的效率之冲突  27-28
    二、容隐制度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之冲突  28-29
    三、容隐制度与国家利益之冲突  29-30
第三章 容隐制度在刑事法律中的构建  30-40
  第一节 容隐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31-32
    一、近亲属一律平等原则  31-32
    二、赋予近亲属容隐权原则  32
  第二节 容隐制度在刑法中的构建  32-37
    一、适用容隐制度的犯罪种类  32-33
    二、容隐的行为方式  33
    三、容隐的主体范围  33-35
    四、容隐的主观目的  35
    五、容隐的限制条件  35-36
    六、容隐的刑事责任及处罚  36-37
  第三节 容隐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的构建  37-38
    一、境外国家立法情况概述  37
    二、我国应尽快确立拒绝作证权  37-38
  第四节 容隐的具体条文设计  38-40
    一、刑法中的条文设计  38-39
    二、刑事诉讼法中的条文设计  39-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4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4-45
后记  45-47

相似论文

  1.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2. 我国碳减排服务外包理论与对策探索,X321
  3.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G647.38
  4.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5.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就业研究,G717.38
  6.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研究,D997.4
  7. 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5.3
  8. 亲属特权与“亲亲相隐”之比较,D929
  9. 情理与法理:当代中国容隐制度法律定位探析,D924
  10. 非犯罪化实现研究,D924.11
  11. 缓刑制度研究,D924.1
  12. 中国个人征信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立法对策研究,D920.0
  13.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型建构及案例分析,G206
  14. 中国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5.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X-01
  16. 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控辩主体地位的制度重构,D925.2
  17.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D922.11
  18. 不起诉制约机制研究,D925.2
  19. 量刑程序理论基础研究,D925.2
  20. 保险告知义务研究,D922.284
  21. 论我国发展非监禁刑的必要性及其路径,D92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