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的激励机制研究

作 者: 黎庆宝
导 师: 陈道平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系统理论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博弈论 激励机制 规制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分类号: F29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政府扮演着“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制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土地的主要供应人。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垄断性、信息不充分以及较强的外部性等特征,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需要委托地方政府来执行,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和执行方式对中央调控政策的成败至关重要。然而,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标上,与中央政府并非完全一致,在信息的不对称下,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规制效果不理想和集体非理性状况。在分析房地产市场规制问题时,通常忽略了规制政策制定者与规制政策执行者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规制主体间的理性决策行为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一种博弈行为。本文正是在这种相互依赖和影响的情况下,利用规制理论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政府规制问题的研究,并进一步设计了激励机制。首先,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对房地产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制历程,分析比较和总结归纳出我国规制主体在规制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现象和在房地产市场政府规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其次,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间的博弈关系,考虑中央政府的行政激励、财政激励等激励措施,先构建静态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规制主体间博弈均衡,并比较了在加入激励因素后对地方政府收益和双方博弈关系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构建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析中央政府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执行规制效果的影响。最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规制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结合我国现有的激励方式,分别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对房地产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设计,以期对国家协调二者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供帮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10
1 绪论  10-17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0-11
    1.1.1 研究的背景  10
    1.1.2 研究的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5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1-13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15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6
    1.3.1 研究对象  15-16
    1.3.2 研究方法  16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6-17
2 相关理论  17-22
  2.1 规制理论  17-18
    2.1.1 公共利益理论  17
    2.1.2 规制俘获理论  17
    2.1.3 规制经济理论  17
    2.1.4 寻租理论  17-18
    2.1.5 激励规制理论  18
  2.2 博弈论  18-20
    2.2.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8-19
    2.2.2 博弈论的分类  19
    2.2.3 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19
    2.2.4 博弈论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影响  19-20
  2.3 委托-代理理论  20-22
    2.3.1 委托-代理关系  20
    2.3.2 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假设  20-21
    2.3.3 委托-代理问题的种类  21-22
3 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历程及规制效果评价  22-31
  3.1 房地产一级市场的政府规制历程  22-24
  3.2 房地产二级市场规制历程  24-28
  3.3 规制效果评价与当前的主要问题  28-30
  3.4 本章小结  30-31
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分析  31-48
  4.1 我国现行房地产业规制体制背景  31-34
  4.2 两级政府在房地产博弈中的行为目标  34-35
  4.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静态博弈分析  35-40
    4.3.1 模型假设  35-36
    4.3.2 中央政府不实施激励的模型  36-38
    4.3.3 中央政府实施激励的模型  38-40
  4.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分析  40-46
    4.4.1 模型假设  41
    4.4.2 中央政府实施激励的模型  41-45
    4.4.3 中央政府不实施激励的模型  45
    4.4.4 模型比较  45-46
  4.5 本章小结  46-48
5 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激励机制设计  48-58
  5.1 规制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激励机制概述  48-52
    5.1.1 规制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48
    5.1.2 规制主体间的激励机制概述  48-52
  5.2 完全信息下和不完全信息下激励机制  52-57
    5.2.1 基本模型  52-54
    5.2.2 完全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54-55
    5.2.3 不完全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55-57
  5.3 本章小结  57-58
6 结束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2
附件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3.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4.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规制,D631.4
  5. SZU公司E部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6. 某合资企业人力资本、薪酬制度的研究,F276.4
  7. 认知无线电系统合作频谱感知中感知数据错误化攻击防御技术,TN925
  8. 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技术研究,TN925
  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10. 外资进入对我国中西部房地产价格的影响,F224
  11.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风险管理研究,F293.3
  12. 基于博弈论的足球机器人对抗策略与协调合作,TP242
  13. 中国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相关性研究,F832.51;F293.3
  14. 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F293.3
  15. 陕西省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F224
  16. M公司中国研发人员激励方法的研究,F272.92
  17. 房地产市场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F224
  18. 动力博弈系统及混沌理论在演化中的应用研究,O225
  19. 地方电力科研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F426.61
  20. 基于Wiki的高校师生知识共享平台的研究,G647
  21. 论激励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G6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管理 > 房地产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