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西省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

作 者: 万树巍
导 师: 武任恒
学 校: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职业倦怠 高职教师 南昌地区
分类号: G7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国家高级技术人才的任务,其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及相关部门的关注。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高职教师这个群体的职业状态及其相关情况是极为必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南昌地区九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90份,有效问卷460份,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南昌地区460名高职院校教师在情绪衰竭的平均数是2.8188,标准差是0.70643;人格解体的平均数是2.1062,标准差是2.1062;成就感的平均数是2.6127,标准差是0.75134;总倦怠的平均数是2.5125,标准差是0.58052。2、经过多重检验发现:(1)民办院校比公办院校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低。(2)男教师比女教师职业倦怠严重。(3)中级职称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别教师。(4)本科学历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其他学历教师。3、南昌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4、南昌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高职教师个体、高职院校、高职教育都有负面影响。5、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感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得到缓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引言  10-20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1.1 选题的目的  10
    1.1.2 选题的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20
    1.2.1 职业倦怠综述  11-13
    1.2.2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13-17
    1.2.3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17-18
    1.2.4 研究述评  18-20
第2章 方法及思路  20-22
  2.1 被试  20
    2.1.1 研究对象及选取  20
    2.1.2 研究目的  20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20-22
    2.2.1 文献法  20
    2.2.2 问卷调查法  20-21
    2.2.3 统计分析法  21
    2.2.4 访谈法  21-22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22-36
  3.1 总体状况分析  22-24
    3.1.1 被试的构成  22-23
    3.1.2 南昌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23-24
  3.2 人口学变量分析  24-34
    3.2.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校性质差异分析  24-28
    3.2.2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  28
    3.2.3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年龄差异分析  28-29
    3.2.4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分析  29
    3.2.5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分析  29-31
    3.2.6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分析  31-32
    3.2.7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性质差异分析  32-33
    3.2.8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婚姻性质差异分析  33
    3.2.9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收入差异分析  33-34
  3.3 小结  34-36
第4章 关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的思考  36-40
  4.1 南昌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36
  4.2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36-40
    4.2.1 学校性质因素  36-37
    4.2.2 性别因素  37-38
    4.2.3 职称因素  38-39
    4.2.4 学历因素  39-40
第5章 南昌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负面影响  40-49
  5.1 成因  40-44
    5.1.1 宏观层面  40-41
    5.1.2 中观层面  41-43
    5.1.3 微观层面  43-44
  5.2 负面影响  44-49
    5.2.1 对个体的负面影响  44-47
    5.2.2 对高职院校的负面影响  47-48
    5.2.3 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48-49
第6章 有效措施  49-56
  6.1 国家角度  49-50
    6.1.1 高职教育相关方针政策  49
    6.1.2 财政资金支持  49
    6.1.3 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合理化  49-50
  6.2 社会角度  50
    6.2.1 转变观念,形成合理的期望  50
    6.2.2 良好的氛围  50
  6.3 高职院校角度  50-53
    6.3.1 树立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  50-51
    6.3.2 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  51-53
  6.4 高职教师角度  53-56
    6.4.1 心理干预  53-54
    6.4.2 工作干预  54-55
    6.4.3 生活干预  55-56
第7章 结论  56-58
致谢  58-60
参考文献  60-62
附录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62-64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4

相似论文

  1. 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715.1
  2. 华校校长领导风格、职业倦怠、文化焦虑现状以及关系的研究,G471.2
  3.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D669
  4. 健身教练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C913.2
  5. 护士心理一致感、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R47
  6. 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645.1
  7. 内蒙古城市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633.96
  8. IT行业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压力、自我交通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F426.672;F224
  9. 基层劳教工作民警职业倦怠问题探究,D669.2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G443
  11. 山西省三甲医院护士长职业倦怠及心理需求调查分析,R47
  12. 湖南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R192
  13. 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倦怠情况和对策研究,R197.32
  14. 企业设计人员职业倦怠感状况的调查和干预研究,B849
  15. 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关系的调查研究,G645.1
  16. 一线警察的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C912.6
  17. 纳米SiO_2及石灰改性南昌地区高液限粘土试验研究,TU442
  18. 兰州地区高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研究,G635.1
  19.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完美主义、应对方式关系研究,G645.1
  20. 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状况及对策研究,G647.2
  2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