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基因PUF1功能验证

作 者: 徐齐君
导 师: 胡小平;许金荣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蛋白激酶 功能验证 PUF1
分类号: S43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地区,是一种世界性的麦类病害(Bai and Shaner 2004)。小麦赤霉病菌能够产生多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该毒素可使人、畜中毒,不仅危害人、畜的健康,还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及商业价值。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信息转导调节方式是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和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催化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这一过程几乎涉及所有的生理及病理过程。本研究选取禾谷镰刀菌基因FGSG 04053,通过tblastn在genbank中比对发现它是丝状真菌中独一无二的激酶基因(Protein kinase Unique to Filamentous fungi),我们对它命名为PUF1。它在裂殖酵母中最同源的基因是Prp4,Prp4蛋白激酶是裂殖酵母mRNA前体完成剪切的必须因子。通过敲除禾谷镰刀菌FGSG 04053获得突变体来研究基因在禾谷镰刀菌生长、分化以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并通过southern blot验证,得到3个PUF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2)PUF1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有严重的生长缺陷,与野生型菌株PH-1相比:菌落生长速度严重受限,没有气生菌丝,菌落生长一段时间还会突变,产生角变子(Sector).孢子产生量下降100倍;孢子形态畸形多样,从单孢到多孢;菌落边缘生长受限导致分枝短小浓密;突变体菌株接种小麦穗不致病,接种点小麦籽粒也不含赤霉菌毒素。可见PUF1基因对病原菌的正常生长起重要作用。(3)通过构建互补载体PUF1-PHZ100,并转化突变体菌株,经PCR检测,得到5个回复突变菌株,互补转化子的表型与野生型PH-1基本一致。(4)通过构建PUF1-GFP融合载体,原生质体转化野生型菌株PH-1,得到6株PUF1-GFP融合载体成功转化的菌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PUF1-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DAPI细胞核染色确证:PUF1基因在细胞核内表达,这与裂殖酵母同源基因Prp4的功能表达是一样的,Prp4就是在细胞核内剪切mRNA的,推测PUF1基因与病原菌RNA加工过程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1
  1.1 小麦赤霉病概况  12-13
  1.2 禾谷镰刀菌概况  13-16
    1.2.1 禾谷镰刀菌基本生物学特性概述  13-14
    1.2.2 禾谷镰刀菌基因功能研究概述  14-16
  1.3 蛋白激酶研究概况  16-20
    1.3.1 激酶基因概述  16-17
    1.3.2 主要的蛋白激酶介绍  17-18
    1.3.3 本研究有关的基因研究进展  18-20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20-21
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FGSG_04053基因敲除和突变体的验证  21-34
  2.1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和培养基  21-22
    2.1.1 实验材料  21
    2.1.2 实验仪器  21-22
  2.2 试验方法  22-29
    2.2.1 禾谷镰刀菌Puf1基因序列分析  22
    2.2.2 引物设计  22-23
    2.2.3 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23
    2.2.4 大肠杆菌DH1OB感受态制备  23-24
    2.2.5 质粒PCB1003的提取  24
    2.2.6 重叠PCR和split PCR  24-25
    2.2.7 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25
    2.2.8 PCR产物浓缩  25-26
    2.2.9 制备原生质体及PEG介导转化  26
    2.2.10 快速提取转化子DNA  26-27
    2.2.11 PCR检测转化子  27
    2.2.12 Southern blot验证突变体  27-29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9-33
    2.3.1 FGSG_04053基因序列分析  29-30
    2.3.2 基因敲除引物设计  30-32
    2.3.3 Southern blot验证结果  32-33
  2.4 讨论  33-34
第三章 PUF1基因缺失突变体表型分析  34-40
  3.1 实验材料、仪器耗材和培养基  34
  3.2 实验方法  34-35
    3.2.1 菌落形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  34
    3.2.2 产孢量测定和孢子形态观察  34
    3.2.3 孢子萌发观察  34
    3.2.4 菌落边缘形态观察  34
    3.2.5 有性杂交实验  34-35
    3.2.6 小麦穗侵染  35
  3.3 结果与分析  35-39
    3.3.1 菌落形态观察和生长速率  35-36
    3.3.2 孢子形态、产孢量和孢子萌发  36-37
    3.3.3 突变体菌落边缘观察  37-38
    3.3.4 突变体有性不育  38
    3.3.5 小麦穗侵染分析  38-39
  3.4 讨论  39-40
第四章 PUF1基因功能回复验证  40-45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0
    4.1.1 实验材料  40
    4.1.2 试剂和仪器  40
  4.2 实验方法  40-43
    4.2.1 互补引物设计  40-42
    4.2.2 互补载体构建  42-43
    4.2.3 互补载体PUF1-PHZ100转化突变体菌株M15  43
    4.2.4 互补转化子的筛选  43
    4.2.5 互补转化子表型分析  43
  4.3 结果与分析  43-44
    4.3.1 互补载体PUF1-PHZ100的构建  43
    4.3.2 互补转化子的获得  43-44
    4.3.3 互补转化子表型分析  44
  4.4 讨论  44-45
第五章 PUF1基因亚细胞定位  45-50
  5.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5
  5.2 实验方法  45-48
    5.2.1 引物设计  45-46
    5.2.2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46-48
  5.3 结果与分析  48-49
    5.3.1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48
    5.3.2 荧光显微镜检测基因表达部位  48-49
  5.4 讨论  49-50
第六章 角变子DNA测序验证自发突变  50-53
  6.1 材料、仪器和试剂  50
  6.2 试验方法  50-51
    6.2.1 分析与PUF1基因互作的基因并下载序列和设计引物  50
    6.2.2 角变子DNA提取和基因片段扩增  50
    6.2.3 角变子测序  50
    6.2.4 角变子序列比对  50-51
  6.3 结果  51-52
    6.3.1 引物设计  51
    6.3.2 角变子测序结果  51-52
  6.4 讨论  52-53
第七章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9
致谢  59-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2. 多功能车辆总线控制器MVBC综合验证研究,TP273
  3. 转小麦类蛋白激酶基因TA50-10烟草及其抗病性分析,S572
  4.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5. 禾谷镰刀菌致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毒素DON特异亲和肽段的淘选,S432.4
  6.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大鼠肝脏内脂素的表达及其对肝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R587.1
  7. 窖蛋白-1在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R587.1
  8. 高糖损伤内皮细胞及其与SelS和蛋白激酶C的关系,R587.1
  9. AMPK通路对急性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R779.1
  10. 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5的影响,R765.21
  11. 丙泊酚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机制,R614
  12. EGFR及下游信号分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1
  13. RKIP和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3
  14. 基于OVM的SoC功能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N47
  15. 基于OVM架构的EPA芯片验证的研究,TN406
  16. SCP-88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蛋白,R692.9
  17. 新型大环结构的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96
  18. 血链球菌和/或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R781.4
  19.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Mst3b的表达及意义,R651.2
  20. 缺氧大鼠心肌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R594.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麦类病虫害 > 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