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张凯婷
导 师: 王旭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益气养阴化瘀法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夹瘀证 中药干预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本病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水煎剂每日1剂,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观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依从性。全部数据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并纳入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50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①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②降糖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降糖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72%。③调脂效果:治疗组患者TC、TG、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HDL-C与治疗前比较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TC水平下降(P<0.01),HDL-C水平升高(P<0.01),但TG、LDL-C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TC、HDL-C的改善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④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血浆粘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全血粘度(中切)和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全血粘度(高切、低切)治疗前后无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中切)、血浆粘度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⑤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西药治疗合用益气养阴化瘀法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既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1
第一章 理论部分  11-22
  1 西医学对于2型糖尿病的认识  11-15
    1.1 流行病学  11
    1.2 发病机制  11-12
    1.3 治疗  12-15
  2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15-16
    2.1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的认识  15-16
    2.2 现代医家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16
  3 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6-17
  4 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17-20
    4.1 降糖中药的有效成分  17-18
    4.2. 辨证治疗  18-19
    4.3 其他疗法  19-20
  5 "气阴两虚夹瘀"证治探讨  20-22
    5.1 形成机理  20-21
    5.2 实验研究  21-22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2-37
  1 研究目的  22
  2 病例选择  22-24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23
    2.3 纳入标准  23
    2.4 排除标准  23-24
    2.5 病例脱落标准  24
    2.6 脱落病例处理  24
    2.7 终止试验标准  24
  3 研究方法  24-25
    3.1 试验设计及对照  24
    3.2 病例数量及来源  24-25
  4 治疗方法  25
    4.1 治疗方案  25
    4.2 药品来源  25
  5 观察指标  25-26
    5.1 一般项目  25
    5.2 疗效观察指标  25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25-26
  6 疗效标准  26
    6.1 血糖疗效评定标准  26
    6.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6
  7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8 统计学处理  26
  9 结果  26-32
    9.1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26-27
    9.2 两组基线比较  27-28
    9.3 疗效指标比较  28-31
    9.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31-32
  10 讨论  32-37
    10.1 立论依据  32-33
    10.2 组方分析  33-35
    10.3 疗效分析  35-36
    10.4 机理探讨  36-37
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2
附录  42-43
  英文缩略词表  42-43
致谢  43

相似论文

  1.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2.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4.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5.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6.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7.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8.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9. 2型糖尿病与西北燥证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研究,R259
  10.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11.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关系,R587.1
  12. 早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13.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R587.1
  14. 早发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15.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6. 胰岛素泵及降糖药对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R587.1
  17.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剂量及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8.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多项分化潜能的研究,R587.1
  19. 脂多糖3年变化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演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543.5
  20. 中国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IGT/IFG患者患者成对盒基因6基因突变/变异的筛查,R587.1
  21. 2型糖尿病个体中血清补体因子H,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