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肠吻合术:对合缝合与内翻缝合吻合口愈合过程微循环重建的对比观察

作 者: AQEEL AHMED(李龙)
导 师: 傅华群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消化道吻合 对合缝合 内翻缝合 微循环 组织修复
分类号: R65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对合缝合法与内翻缝合法在消化道吻合口组织愈合过程中的微循环重建过程。方法:中国成年家兔随机分为随机分为为4组:3d组、7d组、14d组、28d组。每组18只,每只动物设计2个吻合口。随机标号奇偶数,奇数动物距曲氏韧带远端20cm、40cm处小肠分别完全切断,行端端吻合,20cm处吻合口采取对合缝合法,40cm处吻合口行内翻缝合法。偶数动物吻合口设计同奇数动物,但20cm处吻合口采用内翻缝合法、40cm处吻合口行对合缝合法。分别在术后3d、7d、14d及28d进行活体肉眼观察、吻合口微区血流测定及光镜组织学检查吻合口增生毛细血管数、炎症细胞浸润、胶原增生、吻合口粘膜上皮和平滑肌修复情况。结果:1.吻合口活体肉眼观察:两组吻合口均无出血、裂开、渗漏,无肠梗阻及腹腔脓肿;对合缝合吻合口各层组织对合严密、整齐,炎症反应轻,创面符合Ⅰ期愈合,内翻缝合吻合口组织错位,对合不良,炎症反应较重,创面接近Ⅱ期愈合。2.吻合口微区血流测定:内翻缝合组3d、7d、14d及28d值分别为:49.99±2.90、107.70±3.14、113.73±6.07、147.83±8.13ml/min。对合缝合组3d、7d、14d及28d值分别为:83.00±4.75、148.87±3.34、147.19±2.67、178.45±4.61ml/min。正常肠管微区血流平均值为:172.68±2.45。3d、7d、14d及28d对合缝合组与内翻缝合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3d、7d对合缝合、内翻缝合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14d对合缝合组与正常肠管组比较差异统计意义(P<0.05),2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数量观察:对合缝合与内翻缝合术后3d、7d、14d及28d的小肠吻合口组织标本病理切片每高倍镜视野下进行血管计数。对合缝合3d、7d、14d及28d时间点血管数分别为:9.8±1.53、12.0±2.74、12.8±1.96、14.0±2.80,内翻缝合3d、7d、14d及28d时间点血管数分别为:7.2±0.97、10.0±2.55、11.0±1.75、12.7±2.25。正常肠管毛细血管数平均值为14.2±1.52。3d、7d、14d及28d对合缝合与内翻缝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8d对合缝合组与正常肠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内翻缝合组与正常肠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对合缝合组、内翻缝合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4.肉芽组织胶原密度的观察:对合缝合吻合口切片胶原测定积分3d、7d、14d、28d分别为:7.7%±1.20、8.3%±1.52、13.0%±2.25、6.4%±2.12内翻缝合吻合口切片胶原测定积分3d、7d、14d、28d分别为:6.8%±0.98、10.5%±1.10、18.3%±2.28、9.5%±3.05,3d对合缝合胶原产生多。7d、14d、28d后均少于内翻缝合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5.炎症细胞检测:对合缝合组3d、7d、14d炎症评分分别为:2.5±0.55、2.2±0.65、2.0±0.54,内翻缝合组3d、7d、14d炎症评分分别为:0.6±0.50、1.5±0.72、2.5±0.55。3d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7d、14d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6.吻合口粘膜上皮细胞观察:3d、7d、14d、28d对合缝合吻合口肠粘膜上皮细胞增生长度积分分别为:2.76±0.32、4.88±0.57、5.23±0.45、6.00±0.00,内翻缝合吻合口肠粘膜上皮细胞增生长度积分3d、7d、14d、28d分别为:0.98±0.41、2.52±0.55、4.80±0.32、6.00±0.00,3d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7d、14d差异有统计意义,28d无统计意义(P>0.05)。7.吻合口平滑肌细胞再生检测:术后3d、7d、14d、28d对合缝合吻合口平滑肌厚度分别为:9.8±0.6、12.2±0.5、15.5±0.8、21.0±1.5,内翻缝合吻合口分别为:7.5±0.5、8.7±1.0、10.1±1.2、18.8±2.5,3d、7d、14d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8d有统计意义(P<0.05)。3d、7d、14d对合与内翻缝合组与正常肠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8d对合与正常平滑肌有统计意义(P<0.01),内翻与正常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1.采用对合缝合法,吻合口局部微循环重建及血管再生均优于内翻缝合法。2.吻合口局部良好的微区血流,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渗出、肉芽组织的产生,促进了粘膜的爬行修复及平滑肌再生,有利于吻合口创缘的正常愈合。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第1章 引言  11-13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13-21
  2.1 材料与设备  13-14
    2.1.1 实验动物  13
    2.1.2 实验缝合材料  13
    2.1.3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13
    2.1.4 主要设备  13-14
  2.2 动物模型  14-15
  2.3 缝合技术  15-17
  2.4 组织病理切片及HE、Masson染色  17-18
    2.4.1 固定液配制  17
    2.4.2 组织标本切取  17
    2.4.3 浸蜡  17
    2.4.4 包埋  17
    2.4.5 切片  17
    2.4.6 HE染色  17-18
    2.4.7 Masson染色  18
  2.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18-20
    2.5.1 术后吻合活体肉眼观察  18-19
    2.5.2 吻合口微区血流量测定  19
    2.5.3 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数量观察  19
    2.5.4 肉芽组织胶原密度的观察  19-20
    2.5.5 炎症细胞检测  20
    2.5.6 吻合口部位上皮、平滑肌修复  20
  2.6 统计学方法  20-21
第3章 结果  21-40
  3.1 术后吻合口活体肉眼观察  21-26
  3.2 对合缝合内翻缝合术后吻合口微区血流检测  26-27
  3.3 吻合口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数比较  27-28
  3.4 吻合口组织胶原密度的比较  28-30
  3.5 吻合口炎症反应的比较  30-31
  3.6 吻合口粘膜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修复  31-40
第4章 讨论  40-44
第5章 结论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9-50
附带综述  50-55

相似论文

  1. Ang(1-7)/MAS通路对长期高脂喂养大鼠胰岛微循环及其功能的影响,R587.1
  2. 纤维介素在脑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研究,R743
  3. 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R259
  4. 新型组织修复用纳米纤维材料的初步研究,TB383.1
  5. 基于交通微循环的城市核心区路网系统优化与应用,U491.13
  6. 不同运动量对血管性痴呆防治作用的研究,R749.13
  7. rhG-CSF经鼻靶向中枢给药对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R743.3
  8. 丹参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683
  9. TNFα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纤维介素表达及功能的研究,R541
  10. 基于显微图像技术的四物汤调节微循环机制研究,R285.5
  11. 益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及机理研究,R285.5
  12. 大鼠活体碾压伤皮瓣显微镜观察模型的建立及VNP对碾压撕脱皮瓣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641
  13. 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障碍中纤维介素表达的研究,R541
  14. 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电刺激所致的小肠肌电活动变化的解析,R338
  15. 大血藤中绿原酸成分及总皂苷对腹膜粘连的机制研究,R285
  16. 绿僵菌微循环产孢相关基因MaAGA、Pyk、PP5的克隆和功能分析,Q78
  17. 温肾止痛颗粒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285
  18. 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网络中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U491
  19. 聚乙二醇用于内毒素血症大鼠液体复杂的实验研究,R459.7
  20. 超声造影评价闭合性肝创伤后组织修复情况的实验研究,R445.1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脉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腹部外科学 > 小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