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秦淮河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结构特征研究

作 者: 刘红梅
导 师: 关庆伟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林分结构 空间结构 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 秦淮河流域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秦淮河流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4类典型林分的结构特征、空间结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间伐对林分生长及林下物种多样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了解主要林分类型的结构变化规律,为今后城市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群落结构看,群落的物种组成按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序列越来越丰富,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均趋于倒“J”型,年龄结构均趋于稳定状态。2.从林木空间结构看,林分的平均混交度按照上述序列逐渐增大,树种分化越来越明显,林木分布格局越来越趋于随机分布。3.用年龄结构、α-多样性和郑元润修正的Godron群落稳定性三种方法对4类典型林分的稳定性分析得出一致结论,即稳定性大小顺序均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4.间伐10年的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增加林分蓄积,减少枯损,增加林下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9
  1.2 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概述  9-11
    1.2.1 群落结构的概念  9-10
    1.2.2 群落的外貌特征  10
    1.2.3 群落的种类组成  10
    1.2.4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0-11
    1.2.5 群落的年龄结构  11
  1.3 物种多样性研究概述  11-13
    1.3.1 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11-12
    1.3.2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12-13
  1.4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3-14
  1.5 群落稳定性研究概述  14-15
    1.5.1 群落稳定性的概念  14-15
    1.5.2 群落稳定性的判定与测度  15
  1.6 秦淮河流域现状及研究趋势  15-17
    1.6.1 秦淮河生态恶化主要水体污染  15-16
    1.6.2 治理秦淮河流域规划  16
    1.6.3 秦淮河流域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16-17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技术路线  17-20
  2.1 研究区概况  17-19
    2.1.1 地理位置  17-18
    2.1.2 气候水文  18
    2.1.3 土壤  18
    2.1.4 植被特点  18
    2.1.5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  18
    2.1.6 社会经济状况  18-19
  2.2 技术路线  19-20
第三章 主要林分类型结构特征分析  20-29
  3.1 引言  20
  3.2 研究方法  20
    3.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0
    3.2.2 群落相似性计算  20
  3.3 结果与分析  20-28
    3.3.1 物种组成  21-24
    3.3.2 群落的径级结构  24-26
    3.3.3 群落高度结构  26-27
    3.3.4 年龄结构  27-28
  3.4 小结与讨论  28-29
第四章 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9-39
  4.1 引言  29
  4.2 研究方法  29-30
    4.2.1 样地选择及调查方法  29
    4.2.2 分析方法  29-30
  4.3 结果与分析  30-38
    4.3.1 树种组成  30-33
    4.3.2 林木种间关系  33-34
    4.3.3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34-37
    4.3.4 林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37-38
  4.4 小结  38-39
第五章 典型森林群落稳定性分析  39-45
  5.1 引言  39
  5.2 研究方法  39-40
  5.3 结果与分析  40-43
    5.3.1 年龄结构—稳定性分析  40-41
    5.3.2 α-多样性—稳定性分析  41
    5.3.3 郑元润修正的M.Godron 稳定性分析  41-43
  5.4 小结与讨论  43-45
第六章 间伐对林分生长及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5-53
  6.1 引言  45
  6.2 研究方法  45-46
    6.2.1 调查林分概况  45
    6.2.2 调查方法  45-46
  6.3 结果与分析  46-52
    6.3.1 间伐对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  46-47
    6.3.2 间伐对林分树高生长的影响  47-49
    6.3.3 间伐对冠幅的影响  49
    6.3.4 间伐对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的影响  49
    6.3.5 间伐对枯损的影响  49-50
    6.3.6 间伐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  50-52
    6.3.7 间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6.4 小结与讨论  52-53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53-55
  7.1 结论  53
  7.2 讨论与建议  53-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植物拉丁名表  59-60
详细摘要  60-62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5.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6.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7.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8.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9.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10.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1.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2.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3.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4.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5.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6.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7. 烤烟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TS443
  18.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9.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0.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21. 我国残奥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G84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