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徽质因子在新地域主义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
作 者: 陈扬
导 师: 苏继会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徽派建筑 新地域主义 徽质因子 类型学
分类号: TU-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代表了徽州地区独有的城市历史风貌。本文试图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对徽派建筑加以分析,探讨其类型,并总结出一套徽质因子在现代建筑中的更新设计模式,以期有所帮助。文章在对徽派建筑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后,着重引出徽质因子的概念,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接着引入类型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徽派建筑的研究中,总结抽象出徽派建筑的类型特征。然后从类型的角度重点分析十三个代表性的现代徽派建筑实例,并在理念层次上分类分层地加以对比、分析,归纳得出徽质因子现代探索中的类设计方法。最后,同样借助类型的方法探索徽质因子的延续与创新。当代徽派建筑实践要在充分尊重地域传统的基础上,辅以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寻找徽派建筑的出路和未来。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0 绪论 10-13 一.研究背景 10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1 三.研究的方法 11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1-13 第一章 徽派建筑的历史概况与现状 13-24 1.1 传统徽派建筑历史概况 13-17 1.1.1 孕育徽州建筑的自然因素 13-14 1.1.2 徽州建筑发生的人文社会因素 14-15 1.1.3 徽州建筑的沿革 15-17 1.2 徽派建筑的现状 17-19 1.2.1 传统徽派建筑的保护 17-18 1.2.2 传统地区徽派建筑的创新 18-19 1.2.3 走出徽州的徽派建筑 19 1.3 徽质因子 19-23 1.3.1 新地域主义 19-20 1.3.2 传统徽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0-21 1.3.3 徽质因子 21-23 1.4 小结 23-24 第二章 类型学及传统徽派建筑的类型学分析 24-43 2.1 类型学概述 24-31 2.1.1 类型学的起源与定义 24-25 2.1.2 建筑类型学发展简史 25-27 2.1.3 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和类似性城市理论 27-29 2.1.4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29-31 2.2 徽质因子库的建立 31-42 2.2.1 在城市层面上探究传统徽派建筑保护的意义——阅读城市的过程 31-32 2.2.2 在街区层面上徽质因子的选择——阅读街区的过程 32-35 2.2.3 在建筑层面上徽质因子的发现——阅读建筑的过程 35-38 2.2.4 在建筑细部层面上徽质因子的发现——阅读建筑细部的过程 38-40 2.2.5 徽质因子库的建立 40-42 2.3 小结 42-43 第三章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徽质因子 43-68 3.1 概述 43 3.2 现代建筑中徽质因子的类型学分析 43-67 3.2.1 黄山云谷山庄 43-45 3.2.2 黄山国际大酒店 45-48 3.2.3 黄山轩辕国际大酒店 48-51 3.2.4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51-52 3.2.5 徽州文化园 52-54 3.2.6 黟县西递桃源人家 54-56 3.2.7 黄山艺术家中心 56-57 3.2.8 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57-59 3.2.9 泾县皖南事变陈列馆 59-60 3.2.10 合肥亚明艺术馆 60-62 3.2.11 合肥市新图书馆 62-63 3.2.12 合肥琥珀山庄小区 63-65 3.2.13 合肥滨湖明珠小区 65-67 3.3 小结 67-68 第四章 徽质因子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模式 68-92 4.1 传统徽派建筑特征要素转换的具体场景——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 68 4.2 各层次徽质因子的转换 68-90 4.2.1 从城市层面的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 69-71 4.2.2 从街区层面的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 71-77 4.2.3 从建筑层面的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 77-86 4.2.4 从建筑细部层面的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 86-90 4.3 徽质因子的现代探索的类设计方法 90-91 4.4 小结 91-92 第五章 徽质因子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与创新 92-96 5.1 徽质因子现代探索的原则 92-93 5.1.1 风貌特色延续原则——集体记忆的延续 92 5.1.2 满足心理需求原则——归属感的强化 92 5.1.3 整体协调性原则——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思考 92-93 5.1.4 有机发展原则——保护与发展并重 93 5.2 徽质因子的延续与创新 93-95 5.2.1 徽质因子的延续——"尊重"类型 93-94 5.2.2 徽质因子的创新——"借用"类型 94-95 5.3 关于徽派建筑未来发展的思考 95-96 结束语 96-97 附录一 参考文献 97-99 附录二 引文出处 99-101 附录三 插图清单 101-105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5
|
相似论文
- 柳江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 我国环境不公问题的类型学研究,X321
- 基于类型学和符号学的苏州古城新建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研究,TU984.114
- 基于类型学和形态学的苏州古城新建住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TU984.12
- 峡江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K878.8
- 先秦乐器铜铙研究,K875.5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2010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H315.9
- 乌斯宾斯基文艺结构类型学思想研究,I0
- 侗族鼓楼建筑类型学研究,TU-05
-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建筑文脉建构研究,TU-0
- 徽派建筑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创新应用,TU-0
- 达斡尔族民间幻想故事研究,I207.9
- 汉语配对量词与英语配对单位词的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H146.3
- 奥斯瓦尔德·玛蒂亚斯·翁格尔斯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研究,TU-86
- 徽派建筑语意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TU238.2
- 形式的谱系,I054
- 过街楼在住区设计中的运用,TU984.12
- 历史街区更新中类型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TU984.114
- 东北三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研究,TU-05
- 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与改进,H059
- 中介语假拟被动句的句法学解释,H14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