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凤县银洞梁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研究

作 者: 陈国栋
导 师: 薛喜成
学 校: 西安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凤县 银洞梁矿区 铅锌矿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分类号: X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凤县作为陕西省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生产基地,矿产开发对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因重金属造成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已威胁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凤县矿山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科学指导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已迫在眉睫。论文以凤县银洞梁铅锌矿区为重点研究范围,通过系统采集水体、沉积物、土壤、植被及采矿废石样品,室内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设备进行重金属全量测定,并对沉积物和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形态含量测定。在系统测试基础上,分别采取密切值、地积累指数、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等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分别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了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论文最后对矿区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和转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矿区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模式。研究结果显示:矿区水、土、植被等大部分已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地表水、沉积物整体污染较重。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密切值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Zn单因子污染程度与综合污染状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表征综合污染状况。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态含量较高,对周围环境直接威胁大,同时显示外源重金属注入的特征。污染土壤上生长的小麦、玉米等重金属污染超标,不能食用。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属中度污染,矿区环境亟待恢复与治理。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1 绪论  7-15
  1.1 选题背景  7
  1.2 研究意义  7-8
    1.2.1 理论意义  7-8
    1.2.3 实践价值  8
  1.3 重金属的毒性危害  8-11
  1.4 国外研究动态  11-13
  1.5 国内研究动态  13-14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4-15
2 研究区概况  15-19
  2.1 自然地理概况  15-16
  2.2 矿产资源开发概况  16
  2.3 研究区污染与地质灾害现状  16-19
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9-24
  3.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9-22
  3.2 含水率的测定  22
  3.3 PH 值的测定与分析  22-23
  3.4 本章小结  23-24
4 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24-37
  4.1 水中Pb、Zn、Cd、Cu、C16+的测定  24
  4.2 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密切值评价  24-28
  4.3 居民饮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  28-30
  4.4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30-31
  4.5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  31-32
  4.6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32-36
    4.6.1 原理及步骤  33
    4.6.2 沉积物形态含量结果及分析  33-36
  4.7 本章小结  36-37
5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37-46
  5.1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  37-38
  5.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密切值评价  38-40
  5.3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40
  5.4 综合评价与单因子评价的关系  40-41
  5.5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41-44
  5.6 本章小结  44-46
6 植物重金属含量分析  46-49
  6.1 测定方法及结果  46-47
  6.2 玉米、小麦籽实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47-48
    6.2.1 玉米、小麦籽实中Cu、Zn 含量评价  47
    6.2.2 玉米、小麦籽实中Pb、Cd 含量评价  47-48
  6.3 本章小结  48-49
7 渣石中重金属释放分析  49-54
  7.1 渣石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49
  7.2 重金属释放分析  49-50
  7.3 土壤-植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分析  50-51
  7.4 研究区重金属释放迁移转化规律探讨  51-53
  7.5 本章小结  53-54
8 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54-63
  8.1 评价模型选择  54
  8.2 模糊综合评价  54-56
    8.2.1 基本原理  54-56
    8.2.2 计算步骤  56
  8.3 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56-62
    8.3.1 建立因素集  57
    8.3.2 建立评语集  57-58
    8.3.3 建立隶属度矩阵R  58-60
    8.3.4 确定权重集  60-61
    8.3.5 综合评价  61-62
  8.4 本章小结  62-63
9 结论  63-65
  9.1 结论  63-64
  9.2 建议  64-65
致谢  65-66
参考文献  66-68

相似论文

  1.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2.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3.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4.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5.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6.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7.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8.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9.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10.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水污染效应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X52
  11.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12.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3.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4. 聚乙烯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TQ342.84
  15.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16. GNS/MnO2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X703
  17. 不同类型农药园区周边农田土壤—作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研究,X833
  18.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19.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20. 盐城地区土壤及大米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研究,X53
  21.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