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参军:制度变迁下的社会分层与个体选择性流动(1954-2006)

作 者: 汪建华
导 师: 李若建
学 校: 中山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参军 制度变迁 社会分层 选择性流动
分类号: C91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家制度变迁不仅带来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也促使个体在面临生活机遇的变化时作出选择性流动,最终的地位获得模式不能仅考虑分层机制而忽略微观个体选择性流动的影响。本研究借助CGSS2006数据对参军问题的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参军作为政治忠诚的体现对个体的回报在改革后比之前有较大下降,而特殊的政治环境又造成“文革”期间对军人异常高的回报。在体制内单位的进入、行政级别和管理者职位的获得方面,“文革”期间的军人无论是相对普通市民还是相对其他时期同样有入伍经历者都有着更高的比例,尽管总体上留给人们的机遇,从我们选取的指标上看随三个时期的后推依次减少。不同时期参军地位获得模式体现着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和对参军回报审视后个体的选择性流动的共同作用。当参军能带来较高回报时,参军资源的分布在不同的地位群体间就会体现出更大的不平等。管理者阶层在“文革”期间的最大化优势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样,改革后对城镇退役义务兵安置的困难也削减了城镇青年参军入伍的兴趣。而受教育程度对参军地位获得的影响则最集中地体现了分层机制与个体选择之间的张力。当国家重视知识的作用时,受教育程度对参军对数偶值的影响大致表现为倒U状。但当教育流动的途径被堵塞时,参军对数偶值却随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而呈现线性增长。最后,在参军期间的地位获得上,由于权力的屏蔽效应和底层群体较少的其他流动途径,个体选择性流动使得此时的地位获得出现了与一般模式截然相反的趋势,农村青年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反而有更高的入党比例。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言  9-10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0-14
  2.1 国外对参军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10-12
  2.2 对中国人“参军”的研究现状  12-14
第三章 研究问题、分析框架及其假设  14-21
  3.1 问题的提出  14
  3.2 分析框架  14-16
  3.3 国家相关制度政策及其变迁  16-18
  3.4 研究假设  18-21
第四章 研究设计  21-25
  4.1 调查数据  21
  4.2 研究变量  21-22
  4.3 分析变量  22-23
  4.4 解释变量  23-25
第五章 统计分析  25-43
  5.1 样本情况描述  25-27
  5.2 参军的回报及其时代变化  27-33
  5.3 参军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及其时代变化  33-39
  5.4 参军期间党员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及其时代变化  39-43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43-46
  6.1 总结  43-44
  6.2 研究之不足  44-46
参考文献  46-51
后记  51-52

相似论文

  1.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2.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3.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4.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5.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6. 辽宁省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D630
  7. 辽宁省公务员录用制度变迁研究,D630.3
  8. 媒体从业人员的身份研究,G214
  9.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F832.2
  10.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与研究,R197.1
  11. 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J523.5
  12. 从传媒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变迁,G212
  13. 我国社会分层背景中的公正问题,D663
  14. 教育与人的尊严,G40
  15. 土地流转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研究,C913.7
  1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F233
  17.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最优化制度重建,F842.6
  18.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F832.1
  19. 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发展,F832
  20.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F270.7
  21.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规律研究,F279.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其他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