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载脂蛋白-J mRNA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作 者: 郑晓梅
导 师: 李小刚
学 校: 泸州医学院
专 业: 神经内科学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补体成分C3 Apo-J 脑含水量
分类号: R743.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认为它可能导致了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过程。目前脑出血后炎症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脑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补体成分C3在补体中的含量最高,是两条激活途径的交汇点及补体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枢纽,因而测定补体C3的去向可以充分反映补体的活化功能和状态;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J, Apo-J,又称Cluster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载脂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分泌这种蛋白,并且存在身体的所有体液中,在脑中浓度最高;许多研究表明载脂蛋白-J与多种生理功能关系密切,包括凋亡、补体调控、细胞膜保护、细胞与细胞以及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DNA的修复作用。本实验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脑出血病灶周围相应部位脑组织载脂蛋白-J(Apo-J)mRNA和C3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Apo-JmRNA的表达水平与补体C3mRNA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分析Apo-J mRNA的表达水平与脑水肿程度(脑含水量)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探索Apo-J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其疾病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后3h组、6h组、12 h组、1d组、3d组、5d组和7d组,每组10只。在脑立体定位仪下采用自体血注入尾状核法制备脑出血模型。于制模后3h、6h、12h、1d、3d、5d、7d 7个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BWC);进行ICH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RT-PCR法检测ApoJmRNA及补体C3mRNA的表达水平。全部资料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P>0.05为差异不存在。结果:1、脑出血组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5),脑出血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在3d时最低。2、脑出血组脑含水量各观察时间点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间点脑含水量明显低于3d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正常组大鼠脑组织C3mRNA可见低水平表达;脑出血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d组C3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他各观察时间点与3d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4、正常组大鼠脑组织Apo-JmRNA可见低水平表达;脑出血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d组Apo-J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他各观察时间点与3d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5、ICH各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与相应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明显负相关(r=-0.6603,P<0.05);6、脑出血模型手术侧C3 mRNA表达值与脑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58,P<0.05);7、脑出血模型手术侧ApoJ mRNA表达值与脑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02,P<0.05);8.脑出血模型手术侧ApoJ mRNA表达值与C3mRNA表达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08,P<0.05)。结论:1、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补体C3mRNA表达增高,并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有补体系统的激活,补体系统可能参与了大鼠脑出血脑水肿的形成及神经元的损伤。2、大鼠脑出血后Apo-JmRNA表达增高,3天达高峰。且与C3mRNA表达呈正相关,推测Apo-J可能抑制补体激活,是发挥机体内源性应激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1 载脂蛋白-J mRNA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3-51
  1.1 中文摘要  3-6
  1.2 英文摘要  6-10
  1.3 前言  10-13
  1.4 材料与方法  13-24
  1.5 结果  24-33
  1.6 讨论  33-42
  1.7 结论  42-43
  1.8 参考文献  43-50
  1.9 缩略词表  50-51
2 致谢  51-52
3 综述  52-64

相似论文

  1.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2.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4.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5.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6.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对照研究,R651.11
  7.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8.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9.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10.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11.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2. 大鼠股神经结扎损伤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R651.3
  13.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R743.34
  15.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R743.3
  16.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17.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肿周边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究,R743.34
  19. 高血压脑出血后外周血CD34+、CD166+与白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R743.34
  20.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21.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脑出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