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

作 者: 周建飞
导 师: 李雅娟;孟令强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聚合瓷 颜色稳定性 色差 复合树脂 外源性着色剂
分类号: R7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茶、咖啡、红酒及人工唾液溶液中的颜色稳定性,为临床工作中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试件制备:烤瓷试件利用自制活塞式模具控制上瓷厚度,选用Vintage A2色体瓷,按厂家要求制作成瓷胚,并烧结成型。树脂试件利用硅橡胶制成厚度为3.2mm厚的硅橡胶模具,内径为10mm,用Charisma A2色树脂充填于模具里,两面均固化40S成型。聚合瓷试件模具同树脂,材料选用Ceramage A2色,在松风光聚合器(Solidilite Light-curing unit)中固化每个面固化3分钟成型。所有试件用38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水磨砂纸逐级顺一个方向手工打磨,控制厚度在3.0±0.02mm。烤瓷试件打磨完成后在烤瓷炉内自身上釉,树脂试件用橡皮轮沾牙膏抛光,聚合瓷试件用绒轮沾抛光膏抛光。最终各组形成直径为10mm的试件12个。根据本实验用的修复材料:分为树脂组、烤瓷组和聚合瓷组。2测试粗糙度: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每个试件选3个点,测量其粗糙度(Ra),以3个测试点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表面粗糙度。3溶液配置:采用ISO/TR10271标准配方配制PH为6.8人工唾液,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3g绿茶浸泡于5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浸泡5分钟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1.5g咖啡溶于3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4体外着色试验:所有试件超声清洗5分钟后置于37±1℃恒温水浴箱中保存24h,取出,试干。将实验液体红酒、茶、咖啡和PH为6.8人工唾液取5ml分别放入试管中,每种试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放入溶液中,试管放入恒温60±1℃的水浴中避光保存。用便携式色差仪CR-10(Minolta)分别测量每个试件浸泡前和浸泡后1、2、3、4周时色度值L﹡a﹡b﹡。测量条件: CIE D65标准光源,CIE10°标准观测,8°照明角/漫射,测量直径为8mm,每个试件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其色度值。根据色差公式△E=〔(△L﹡)2+(△a﹡)2+(△b﹡)2〕1/2计算各试件在进行颜色老化试验1、2、3、4周后的色差值。应用SPSS 13.0对各组试件测得的颜色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见Table4)烤瓷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722±0.017μm。树脂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817±0.014μm。聚合瓷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746±0.010μm.对各组间的试件粗糙度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得出X2= 5.870,P>0.05,各组试件之间粗糙度无差别。2各组试件测得的色差统计分析结果(见Table1-3,5-55)2.1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全部因素(时间、修复材料、溶液)进行分析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全部因素得出:所有因素的作用及所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P<0.05)。2.2相同材料、相同溶液因素不同时间多重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烤瓷组在四种溶液中随时间增加色差都有变化。其中在红酒溶液中发生了可视的颜色变化,△E为1.04-1.45,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其余溶液中色差△E均小于1;树脂组在绿茶、咖啡、红酒和唾液中随时间增加色差都逐渐增大,△E分别在3.72-8.45之间、6.12-16.25之间、6.92-14.64之间和1.86-4.63之间,在绿茶和咖啡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b﹡值明显增加,在红酒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a﹡值和b﹡值均明显增加,在唾液溶液主要表现为b﹡值明显增加;聚合瓷在绿茶、咖啡、红酒和唾液溶液中随时间色差都逐渐增大,△E分别在2.74-4.07之间、3.35-8.53之间、2.95-10.06之间和1.09-1.79之间,在绿茶溶液中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b﹡值减小明显,在咖啡溶液主要表现L﹡值减小,b﹡值增加较明显。在红酒溶液主要表现L﹡值减小,a﹡、b﹡值增加,在唾液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a﹡值增加明显。2.3相同时间,同种材料所在的浸泡溶液间的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得出:对于烤瓷组,在各周红酒均能引起的最大色差,唾液引起的色差最小,咖啡和绿茶引起的色差介于前两者之间;树脂组和聚合瓷组,在各周咖啡和红酒溶液引起的色差变化较为接近,明显高于绿茶和唾液,唾液引起的色差最小。2.4相同时间,相同溶液所浸泡的不同材料组间的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得出:烤瓷组、聚合瓷组和树脂组三组之间相互有差异。在相同溶液中树脂组色差变化最大,烤瓷组变化最小,聚合瓷变化处于前两者之间。在第1周、2周、3周和4周时唾液溶液中烤瓷组和聚合瓷组色差变化较为接近,其他溶液中树脂组和聚合瓷组色差明显高于烤瓷组结论:1本实验所选用的三种修复材料在四种溶液里均发生了颜色变化。除烤瓷组外树脂组和聚合瓷组的颜色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色差逐渐增加,初始色差增加最大,随时间增加色差变化趋于平缓。2相同时间、相同溶液里不同修复材料间有差异。烤瓷组色差变化最小,颜色最稳定。树脂组色差变化大于聚合瓷组,两者最大色差超出了临床可接受范围。3相同时间、相同材料组不同溶液处理因素间有差异。红酒和咖啡溶液均能引起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颜色严重染色,绿茶和唾液染色较轻。4绿茶、咖啡引起树脂组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b﹡值增加。5咖啡引起聚合瓷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b﹡值增加。6红酒引起的树脂和聚合瓷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a﹡值增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1
研究论文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  11-58
  前言  11
  材料与方法  11-14
  结果  14-20
  附图  20-24
  附表  24-49
  讨论  49-54
  结论  54
  参考文献  54-58
综述 复合树脂修复体的颜色稳定性研究进展  58-73
致谢  73-74
个人简历  74

相似论文

  1. 数码相机中Bayer格式数字图像的降噪与颜色插值算法的研究,TP391.41
  2. 单体组成及填料微结构对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R783.1
  3. 基于Bis-GMA的有机单体分子设计及其对齿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R783.1
  4. 氟金云母/氟磷灰石复合树脂的表征和聚合收缩研究,R783
  5. Ceramage聚合瓷和Filtek Z350纳米复合树脂抗着色性能的体外研究,R783
  6. 三种粘结性材料应用于预防性充填的实验研究,R783
  7. 果蔬营养酒研发和稳定性研究,TS262
  8. 非量测型彩色数码相机测量精度研究,TB852.1
  9. 前牙断冠再接的相关研究,R783
  10. 基于无轴传动技术的凹版包装印刷机套印控制研究,TS835
  11. 复合树脂Ⅱ类洞微渗漏的研究,R783
  12. 关于日语采访对话中随声附和的语言表达形式,H36
  13.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无轴套印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4. 基于色差公式的图像评价方法研究,TP391.41
  15. 瓷砖色差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16. 用于LCD背光的白光LED光学特性研究,TN312.8
  17. 纳米材料改性、填充聚氨酯树脂的研究及应用,TB383.1
  18. 牙科用环氧树脂/SiO_2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Q323.5
  19. 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三维检测研究,R783.1
  20. 含棉类织物的深浓色活性染料浸染残液的回用,X791
  21. 数码打样色彩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S80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牙科材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