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城市空间角度的合肥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作 者: 管大军
导 师: 苏继会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空间 城中村改造
分类号: TU984.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有的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成区内一些以使用集体土地和以村委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逐步被城市蚕食、分割、包围形成“城中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合肥作为中部新兴城市,“城中村”已影响到合肥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作者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明确城中村的概念、历史演变、现状及特点,了解当前对于城中村改造研究的现状及当前研究中的缺失。提出本文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的城中村改造研究。本文以城市空间为切入点,以合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实例,试图探讨城中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其城中村的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对城中村空间改造方面的一些见解,以期望城中村从空间到功能的与城市相融合,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或成为一个健康的空间形态,同城市空间共同良性发展。最后则结合合肥城中村的实例,进行城中村空间改造模式的理想化探索。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8
引言  8-15
第一章 绪论  15-22
  1.1 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及意义  15-18
    1.1.1 国内课题研究现状  15-17
    1.1.2 国外课题研究现状  17-18
  1.2 课题研究意义  18-19
  1.3 课题研究内容  19
  1.4 课题研究方法  19-20
  1.5 研究述评  20
  1.6 课题研究框架  20
  1.7 本章小结  20-22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介绍  22-31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7
    2.1.1 空间  22-25
    2.1.2 城市空间概念框架  25-26
    2.1.3 城市空间角度的城中村概念  26-27
  2.2 相关理论介绍  27-30
    2.2.1 城市历史研究  27
    2.2.2 城市构图理论  27-29
    2.2.3 城市肌理与文脉  29-30
    2.2.4 城市更新理论  30
  2.3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合肥城中村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31-46
  3.1 合肥市城中村分布  31-33
    3.1.1 中心城区无城中村  32
    3.1.2 集中分布  32-33
    3.1.3 各区交界处成片存在  33
  3.2 合肥市城中村总体现状  33-42
    3.2.1 走访及问卷调查  35-36
    3.2.2 合肥市城中村现状的总体分析  36-40
    3.2.3 合肥市板桥村、青年村现状分析  40-42
  3.3 合肥市城中村的类型  42
    3.3.1 成熟型城中村  42
    3.3.2 发展型城中村  42
  3.4 合肥市城中村的问题  42-45
    3.4.1 城中村的普遍问题  42-44
    3.4.2 合肥市城中村的典型问题及特征  44-45
  3.5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合肥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46-65
  4.1 城中村的形成源自于城市空间的扩展  46-58
    4.1.1 合肥市解放后的城市扩展  46-52
    4.1.2 合肥市城中村的形成与城市扩展模式的关联  52-58
  4.2 合肥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58-63
    4.2.1 城外村时期  59
    4.2.2 城边村时期  59
    4.2.3 城内村时期  59-60
    4.2.4 城中村时期  60
    4.2.5 2000-2010 年包河区部分城中村周边空间形态的演变  60-62
    4.2.6 板桥村与青年村空间形态的演变  62-63
  4.3 合肥市城中村演变的动力机制  63-64
    4.3.1 时代发展因素  63
    4.3.2 “二元”结构因素  63-64
    4.3.3 文化、经济因素  64
  4.4 本章小结  64-65
第五章 合肥市城中村的空间特征  65-84
  5.1 城中村的透析  65-70
    5.1.1 城市空间中的混合社区  65-66
    5.1.2 城市外来人口的聚居地  66-67
    5.1.3 居住环境景观不尽人意  67
    5.1.4 经济结构向城市型转化  67
    5.1.5 城市基础设施敷设的盲区  67-68
    5.1.6 公共开放空间的缺乏  68-69
    5.1.7 场所空间的文脉传承  69-70
  5.2 合肥市城中村的空间特征  70-83
    5.2.1 建筑单体空间特征  70-71
    5.2.2 建筑群的空间特征  71-73
    5.2.3 生活环境特征  73-76
    5.2.4 合肥市城中村形成过程中的内外空间特性  76-80
    5.2.5 空间肌理  80-83
  5.3 本章小结  83-84
第六章 基于空间优化角度的合肥市城中村改造  84-99
  6.1 城中村改造的普遍困境  84
  6.2 城中村空间改造的意义与目标  84-85
    6.2.1 城中村空间改造的意义  84-85
    6.2.2 城中村空间改造的目标  85
  6.3 城中村空间改造原则  85-86
    6.3.1 局部改善原则  85
    6.3.2 文脉传承原则  85
    6.3.3 空间优化原则  85-86
    6.3.4 以人为本原则  86
  6.4 城中村的空间优化  86-91
    6.4.1 城中村空间结构的重整  86-87
    6.4.2 加强城中村中公共空间的建设  87-88
    6.4.3 完善道路系统  88-89
    6.4.4 强化绿地景观、基础设施系统  89
    6.4.5 空间整理  89-90
    6.4.6 空间渗透  90-91
  6.5 理想化空间改造模式探索  91-98
    6.5.1 问题之提出  91-92
    6.5.2 问题之分析  92-94
    6.5.3 问题之理想化解决  94-98
    6.5.4 空间改造效果评估  98
  6.6 本章小结  98-99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99-101
主要参考文献  101-102
附录一  102-10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3-104
主要创作实践  104-109

相似论文

  1.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2.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3. 城中村居民职业分流的政府导向研究,F249.2
  4.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5.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迁移行为影响分析,F299.2
  6.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F299.2
  7.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研究,TU998.1
  8. 昆明城中村更新机制的规划研究,TU984.114
  9. 昆明城中村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影响,TU984.114
  10. 资源型组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TU984.113
  11. 中小城市城中村景观研究,TU986
  12. 欠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适应模式和对策研究,TU984.114
  13. 城中村建筑防灾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TU352
  14. “城中村”人口的“城市隔离”问题研究,F299.2
  15. 城中村的空间变动研究,F299.2
  16.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利用绩效研究,F299.24
  17. 佳和花园城中村改造项目论证与评估研究,F299.2
  18. 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F299.2
  19. 武汉都市发展区簇群式空间成长过程及规律研究,TU984.113
  20. 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TU984.113
  21. 环境心理学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TU984.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的改建、扩建、重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