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嗪类化合物与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作 者: 任平
导 师: 建方方
学 校: 青岛科技大学
专 业: 无机化学
关键词: 荧光 1,2,4-三嗪 1,8-萘酰亚胺 双光子吸收
分类号: TQ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具有荧光性质的化合物。以1,2,4-三嗪为母体,合成了四种未报道的有机配体:5,6-苯基-3-(4-吡啶基)-1,2,4-三嗪(L1);5,6-苯基-3-(3-吡啶基)-1,2,4-三嗪(L2);5,6-甲基-3-(4-吡啶基)-1,2,4-三嗪(L3);5,6-甲基-3-(3-吡啶基)-1,2,4-三嗪(L4)。并利用这些配体与多种金属盐合成了23种配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L2的微观结构,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这类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四种配体的紫外吸收和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测定。以4-溴-1,8-萘酐为原料合成了七种4位上不同取代胺基的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单光子荧光的光学性质。分析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的取代基对它们荧光性质的影响。测定了这类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与双光子荧光的光学性质,结果证明所合成的这类化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双光子荧光方面都有优异的性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4
  1.1 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应用  9-14
    1.1.1 荧光的产生机理  10-11
    1.1.2 影响荧光性能的因素  11-14
  1.2 双光子吸收与荧光  14-15
  1.3 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5-17
    1.3.1 1,2,4-三嗪类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15
    1.3.2 1,2,4-三嗪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  15-16
    1.3.3 1,2,4-三嗪类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16-17
    1.3.4 1,2,4-三嗪在光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17
    1.3.5 1,2,4-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  17
  1.4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7-22
    1.4.1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结构  17-18
    1.4.2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作用  18-19
    1.4.3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9-22
  1.5 本文的工作及创新点  22-24
    1.5.1 主要的工作  22-23
    1.5.2 创新点  23-24
第二章 1,2,4-三嗪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24-31
  2.1 仪器与试剂  24-25
  2.2 配体的合成路线路线  25
  2.3 配体的合成方法  25-28
    2.3.1 5,6-苯基-3-(4-吡啶基)-1,2,4-三嗪(L1)的合成  25-26
    2.3.2 5,6-甲基-3-(4-吡啶基)-1,2,4-三嗪(L3)的合成  26-27
    2.3.3 5,6-苯基-3-(3-吡啶基)-1,2,4-三嗪(L2)的合成  27
    2.3.4 5,6-甲基-3-(3-吡啶基)-1,2,4-三嗪(L4)的合成  27-28
  2.4 配合物的合成  28-30
  2.5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1,2,4-三嗪类化合物的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  31-48
  3.1 配体的元素分析  31
  3.2 配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31-33
  3.3 配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3-34
  3.4 5,6-苯基-3-(3-吡啶基)-1,2,4-三嗪(L2)的单晶结构  34-39
  3.5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39-40
  3.6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40-43
  3.7 光学性质研究  43-47
    3.7.1 紫外可见吸收性质研究  43-45
    3.7.2 单光子荧光性质研究  45-47
  3.8 本章小结  47-48
第四章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8-58
  4.1 合成机理  48-50
  4.2 仪器与药品  50
  4.3 合成方法  50-52
    4.3.1 化合物Ve 的合成  50-51
    4.3.2 其它六种化合物的合成  51-52
  4.4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52-58
    4.4.1 七种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52
    4.4.2 七种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52-56
    4.4.3 七种化合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56-58
第五章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58-72
  5.1 系列化合物的单光子吸收  58-60
  5.2 化合物颜色与吸收光谱的关系  60-61
  5.3 化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光谱分析  61-67
    5.3.1 Va 的单光子荧光  62
    5.3.2 Vb 的单光子荧光  62-63
    5.3.3 Vc 的单光子荧光  63
    5.3.4 Vd 的单光子荧光  63-64
    5.3.5 Ve 的单光子荧光  64
    5.3.6 Vf 的单光子荧光  64-65
    5.3.7 Vg 的单光子荧光  65-67
  5.4 化合物的双光子光学性质  67-71
    5.4.1 双光子吸收验证  67-69
    5.4.2 化合物双光子荧光性质  69-71
  5.5 单光子光学性质与双光子光学性质的比较  71-72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9
附录  79-87
致谢  87-88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8-89

相似论文

  1.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2. 青霉素类抗生素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R155.5
  3.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4. 天然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的快速发现及活性研究,R284
  5.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6. 柔性、刚性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1.1
  7.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8. 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保藏方法的研究,S943
  9.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10.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11.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2.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13.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4.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15.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6.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7.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18. 一些与生物相关分子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分析,X832
  19.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TS207.4
  20.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21. 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及其在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的应用,S1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杂环化合物的生产 > 含双或多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