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山东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作 者: 成丽
导 师: 段万春;孙永和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经济文化强省 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分类号: D44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山东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农业人口大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激发农村妇女的创造活力,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农村妇女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村妇女实现性别平等权利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山东作为人力资源大省,人才辈出,具有人才开发的良好基础和典型特征,在全国有较强的代表性。随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加快推进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广泛实施,山东妇女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半边天”作用。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进程中,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新时期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以山东省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特点和阻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推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更好地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所借鉴。本文立足山东省情,对山东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建设新农村、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出发,阐述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农村妇女在发展现代农业、参与村民自治、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位于山东省不同区域的三个县(市、区)30个行政村的专项调查,运用系统分析、差别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山东三地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特点,概括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主要从传统文化的束缚、政策保障体系的缺失、基层妇女组织功能的弱化和妇女自身素质的制约四个方面分析阻碍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性别与发展理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对策是建立完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其框架主要包括政府责任体系、社会支持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妇联组织服务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利用抽样调查和统计方法,深入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切合农村实际、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完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的建议,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11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选题背景  1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5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6第二章 山东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16-22  2.1 山东人力资源状况  17-18    2.1.1 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不足  17-18    2.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8  2.2 农村女性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18-19    2.2.1 现代农业与科技进步  18    2.2.2 农业女性化趋势  18-19    2.2.3 农村女性素质状况影响现代农业发展  19  2.3 农村女性与农村社会稳定  19-22    2.3.1 农村女性是农村精神文明的直接推动者  19-20    2.3.2 农村女性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20    2.3.3 女性的母亲角色对培育下一代起主要作用  20-22第三章 山东三地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22-29  3.1 山东三地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2  3.2 山东三地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22-26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23    3.2.2 调查对象的文化知识水平  23-24    3.2.3 调查对象接受培训或进修情况  24    3.2.4 调查对象对于学习的认识  24    3.2.5 调查对象的技能情况  24-25    3.2.6 调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  25    3.2.7 调查对象对新知识、新事物的了解  25-26    3.2.8 调查对象的社会活动能力  26  3.3 山东三地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26-29    3.3.1 农村妇女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26-27    3.3.2 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27    3.3.3 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开拓进取意识  27    3.3.4 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仍低于男性  27    3.3.5 农村妇女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7-28    3.3.6 贫困妇女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28-29第四章 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阻碍因素  29-34  4.1 传统习俗文化的束缚  29-31    4.1.1 习俗文化中的性别偏见影响  29    4.1.2 女性接受教育培训机会少  29-30    4.1.3 家务劳动负担重  30    4.1.4 侵犯妇女权益现象依然存在  30-31  4.2 政策保障体系的缺失  31    4.2.1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乏性别视角  31    4.2.2 政府领导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  31    4.2.3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31  4.3 基层妇女组织功能的弱化  31-32  4.4 妇女自身素质的制约  32-34第五章 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34-45  5.1 建立政府责任体系  34-37    5.1.1 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引入性别视角  34    5.1.2 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4-35    5.1.3 强化政府行为  35    5.1.4 拓展教育培训投资融资渠道  35-36    5.1.5 鼓励建立妇女经济组织  36-37    5.1.6 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  37  5.2 建立社会支持体系  37-39    5.2.1 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  37-38    5.2.2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  38    5.2.3 发挥公共媒介的作用  38    5.2.4 加强城乡共建  38-39    5.2.5 关注农村妇女健康  39  5.3 建立教育培训体系  39-41    5.3.1 切实保障女性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39    5.3.2 积极培养农村妇女实用人才  39-40    5.3.3 大力增强农村妇女创业能力  40    5.3.4 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作用  40    5.3.5 提高农村妇女心理素质  40-41  5.4 建立妇联组织服务体系  41-45    5.4.1 推进教育培训内容创新  41-42    5.4.2 推进教育培训方式创新  42    5.4.3 推进教育培训载体创新  42-43    5.4.4 推进教育培训阵地建设  43    5.4.5 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43-44    5.4.6 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44-45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45-46  6.1 结论  45  6.2 展望  45-46致谢  46-47参考文献  47-50附录  50-54

相似论文

  1.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2.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3.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6.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7.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8.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9.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10.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1.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2.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5.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6.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17.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8.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19.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20.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21.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妇女运动与组织 > 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 > 妇女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